- 1、本文档共2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机械加工精度及其控制讲义
三、 点图分析法 点图分析法是用点图研究加工精度,估计工件加工误差的变化趋势。点图是按照加工顺序绘制的尺寸分布图。点图分析法可判断工艺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以便调整和控制加工过程。 点图有多种形式,这里介绍常用的两种:单值点图和 图。 ( 一 ) 单值点图 按加工顺序逐个测量工件的尺寸,以工件加工的顺序号为横坐标,工件尺寸(或误差)为纵坐标,则整批工件的加工结果可画成点图,每个工件画一点,如图4.58所示,反映了每个工件尺寸(或误差)与加工时间的关系,故称为单值点图。 在点图上绘出公差上下限,可以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如图 a;或者在点图上绘出上下两条包络线,可以反映零件尺寸的变化趋势,如图 b 所示。 假如用两根平滑的曲线包络点图的上下极限点,作出这两根曲线的平均值曲线,则能较清楚地揭示出加工过程中误差的性质及其变化趋势,如图4.58所示。平均值曲线OO’表示每一瞬时的分散中心,其变化情况反映了变值系统误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常值系统误差影响起始点O的位置;上下限曲线AA’与 BB’之间的宽度表示每一瞬时的尺寸分散范围,反映了随机误差的影响。 (二) 图 为了能直接反映加工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样组点图代替单值点图。 最常用的样组点图是 图,即平均值—极差点图。 在工艺过程进行中, 图绘制以小样本顺序随机抽样为基础,即每隔一定时间抽取小样本容量的样本,并计算小样本的平均值和极差。获得若干个小样本后,以样组序号为横坐标,分别以小样本的平均值和极差为纵坐标,即可做出 点图和R点图,如下图所示。 图 为了在点图上分析工艺过程的稳定性,需要在点图上作出其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各线的位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图的中心线 图的上控制线 图的下控制线 A2 取值见表4-9 R图的中心线 R图的上控制线 R图的下控制线 D1 D2 取值见表4-9 作出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后,即可根据点图分布的情况判别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假如加工中系统误差影响很小,加工误差主要是随机误差,且保持不变,那么这种波动属于正常波动,加工工艺是稳定的,点图中点密集分布在中线附近。这说明分散范围小,该工艺过程处于控制之中。 假如点图中点的分布波动很大或集中偏离中线的一侧,这种波动属于异常波动,加工工艺是不稳定的,需要适时加以调整,否则可能出现废品。 需要注意的是工艺系统的稳定性与出不出废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加工工件的合格与否是用公差衡量的。 表4-10 分析可知,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瞬时的分散中心,故 点图主要反映系统误差及其变化趋势。也就是说,点图控制工艺过程质量指标的分布中心。 极差R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瞬时的尺寸分散范围,故R点图可反映出随机误差及其变化趋势。也就是说, R点图控制工艺过程质量指标的分散程度。 因而上述每种点图单独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加工误差的情况,这两种点图必须结合起来应用。 例 4-5 第六节 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为了保证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必须找出造成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原始误差),然后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来控制或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 加工误差的性质不同,减少加工误差的途径也不同。 对于常值系统误差,若能掌握其大小和方向,可以采取相应的调整或基于误差补偿原理进行消除; 对变值系统误差,可根据误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自动补偿消除; 而对于随机误差,只能缩小其变动范围,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减小或消除原始误差 在查明产生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后,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减少或消除,以提高加工精度,这是生产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如加工细长轴时易产生弯曲和振动,增大主偏角减小背向力,使用跟刀架或中心架增加工件刚度。但在进给力作用下,会因“压杆失稳”而被压弯;在切削热的作用下,工件会变长,也将产生变形。 采取措施:采用反向进给的切削方法,使用弹性的尾座顶尖。 中心架与跟刀架 2. 补偿或抵消原始误差 误差补偿法是人为地制造出一种新的原始误差,以补偿或抵消原有的原始误差,从而减少加工误差,提高加工精度。 误差补偿的方法对于消除或减小系统稳态误差比较有效,但不能对系统动态误差进行补偿。 例如,龙门铣床的横梁导轨在立铣头自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章常用晶体管讲义.ppt
- 第4章总线讲义.ppt
- 第4章存储系统机制及存储器接口讲义.ppt
- 第4章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及顺序结构程序设计讲义.ppt
- 第4章数据链路层讲义.ppt
- 第4章时间与频率的测量讲义.ppt
- 第4章数据库管理及ACCESS应用讲义.ppt
- 第4章正弦波振荡器讲义.doc
- 第4章水泥与石灰讲义.ppt
- 第4章水泥讲义.ppt
- 【安全经验分享】镇江新区金科·祥生悦园建设工地宿舍“3·8”较大火灾事故 1根香烟,7条人命!6人追刑!.pptx
- 面向类集成测试序列生成问题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研究.pdf
- 包含电热氢多元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pdf
- H公司食品机生产项目工时管理优化研究.pdf
- 上覆充水型溶洞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控制技术研究.pdf
- 松散层底部黏土层渗透破坏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pdf
- 凉水井煤矿薄煤层大跨度开切眼空顶距与支护技术研究.pdf
- 基于功能可用性的家用制氧机造型设计研究.pdf
-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神经细胞药物刺激响应研究.pdf
- 电力电子变换器直流母线电容状态在线监测方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