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某卧式车床主轴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车床的发展趋势 1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设计思想 5
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 7
2.1 零件图样分析 7
2.1.1 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7
2.1.2 主轴零件的工艺分析 8
2.2 零件的工艺过程分析 9
2.2.1 加工阶段的划分 9
2.2.2 工序顺序安排 9
2.2.3 主轴锥孔的磨削 9
2.3 本章小结 10
第三章 工艺规程的设计 11
3.1 主轴的材料、毛坯与热处理 11
3.1.1 主轴的毛坯 11
3.1.2 主轴的材料和热处理 12
3.2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 13
3.2.1 主轴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13
3.2.2 主轴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15
3.2.3 主轴主要加工表面加工工序的安排 15
3.2.4 各工序工步的排序 15
3.3 本章小结 15
第四章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6
4.1 各工序工步的加工余量的计算 16
4.2 各工序工步的切削用量的计算 22
4.3 本章小结 39
第五章 专用夹具的设计 40
5.1 钻床夹具的设计 41
5.1.1 钻床夹具的分析 41
5.1.2 切削力的计算 41
5.2 磨床夹具的设计 41
5.2.1 夹紧装置及夹具体设计 41
5.2.2 磨削力的计算 42
5.3 本章小结 42
第六章 结论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附录A: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附录B:铣键槽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附录C:磨锥孔夹具装配图
附录D:磨锥孔前支架零件图
附录E:钻孔夹具装配图
附录F:某卧式车床主轴零件简图
附录G:某卧式车床主轴毛坯图
附录H:快换钻套零件图
附录I:钻模板零件图
附录J: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第一章 绪 论
1.1 概述
精密机床有进给系统,进给系统:进给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的中间联接环节,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主轴系统也是现代机床的重要部分,而相对于不同滚动导轨或者滚动支承等功能元件的应用遍,也使进给箱和滑板箱的构造变得简化。
1.2 车床的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速切削、超精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对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伺服性能、主轴驱动、机床结构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FMS的迅速发展和CIMS的不断成熟,又将对数控机床系统的性能日臻完善,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当今数控机床正在不断采用最新的、高精度
高精度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以及新零件的出现,对精密加工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高加工精度,。其精度已从微米到亚米级别,乃至纳米级。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通过减少的误差和采用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来实现。在减少CNC系统控制误差方面,通常采用提高数控系统的分辨率、提高位置检测精度、在位置伺服系统中采用前馈控制与非线性控制等方法。在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方面,除采用齿隙补偿、丝杠螺距已由±10μm提高到 ±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的加工精度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
高速化 提高生产率是数控机床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数控机床高速化可充分发挥现代刀具材料的性能,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理念的表面加工质量和精度,对制造业实现高效、优质、低成本生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要实现数控设备高速化对由微小程序段构成的加工程序进行高速处理,以计算出伺服电动机的移动间。告诉数控加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电主轴(实现高主轴转速)和只想电动机(实现高直线移动速度)的应用为特征,是进给的加速度达到(1~2)g m/s。目前车削和铣度,当分辨率为1μm时,达到100m/min(有的到200m/min)以上;当分辨率为0.1μm时,达到24m/min以上。自动换刀速度在1s以内,小线段插补进给速度达到12m/min。
同样的现代车床也想着高柔性化、高自、模式识别技术)、复合化、高可靠性、网络化、开放式体系结构。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设计思想
轴的构造影响要素有:轴在设配中装置地位及方式;轴上装置的零件的品种、数量、尺寸、以及轴衔接的方较大。轴端部和轴承过盈配合,端部外表要求精度偏高。轴向定位用轴肩,与轴上零件相配合。其余轴向定位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论文-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doc
- 毕业设计论文-美国历史上黑人所扮演的角色.doc
- 毕业设计论文-美国梦(american dream)外文翻译.doc
- 毕业设计论文-面铣削噪声主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的研究.doc
- 毕业设计论文-民办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doc
- 毕业设计论文-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立项设计方案说明文本.doc
- 毕业设计论文-灭火机器人(定稿).doc
- 毕业设计论文-民营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论文.doc
- 毕业设计论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doc
- 毕业设计论文-铭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职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