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道难me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 , 。 ,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 ”。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再一次有了地烘托了“ , ”之情状。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绝壁高险,然后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惊险场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 , 。 , ”,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0、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11、全诗写出社会环境险恶,强化战祸之烈的句子是“ , , , 。” 12、运用互文手法,写蜀地生存环境恶劣,同时暗示蜀地势力纷争不断的句子“ , 。” 13、全诗感情强烈并表达全诗主旨且反复出现的咏叹句子是“ ,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3、这几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 夸张、比喻、双关手法,奇特的想像,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 4、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何作用? 明确: 既形象概括上文所说的剑阁的险要和蜀中的战祸之烈;又与开头、文中相照应,收束全文,意味深长。 诗、词、文中,开头、中间、结尾的一般作用分别有哪些?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写景转而言志。剑阁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易发生战祸,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蜀道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点明文章主旨,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掌握文言知识 背诵第三段 难 1.高 蜀道的来历 2.险 3.战祸之烈 蜀道的高峻 蜀道上环境凄清 蜀道上山水险恶 开辟难 (自古难行) 攀越难 (自古可畏) 剑阁险要 杀人惨景 安居难 (早还家) 总结 思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1)不是。有一咏三叹之效,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是诗人咏叹的主题,是诗文的主旨,是诗文的主旋律,贯穿全诗,也是诗意和抒情变化的标志。 三叹内容各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2)三叹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思考:诗人为何要极写蜀道之难?从文中可以读出怎样的情感? 关于《蜀道难》,有人认为表现的是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也有人认为此诗表面上写的蜀道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表现其怀才不遇的愤懑。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斥严武说。称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 (二)刺章仇兼琼说。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警诫朝廷防范他有反叛之心。章仇兼琼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诗的意图很可能是严防野心家发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