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石能源消耗对环境影响.
化石燃料消耗对环境影响姓名:邓小强学号:222011319022008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金属材料工程化石燃料消耗对环境影响摘要:随着十八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便开始迅速步入工业文明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类对一种事物更加倚重,甚至早已不可缺失,它就是能源。不论哪一次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其背后影藏的动力都是新兴能源应用。尽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现代文明,但是工业革命也将人类的贪婪性和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类在寻找、开发和消耗地球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方式却依然如此野蛮。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不可扭转的巨大破坏。本文主要描述了煤、石油在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对地球环境产生的影响。关键词:煤、石油、化石燃料、环境影响、尽管近几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各种清洁能源得到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在人类能源消费比中不断扩大。但是人类对传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依然在80%以上,特别是过去一百年来,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巨大消耗,已经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且现在还未发现能有效代替化石能源的新能源。2010年世界能源总消耗量构成的一种示意图:一、煤的消耗及其对环境影响1煤开采对环境影响1.1 地表塌陷对环境影响煤炭开采破坏了地壳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由于连续不断的开采。采空区范围不断扩大。当顶板自重超过顶板抗拉强度和煤柱抗压强度时, 顶板岩土层会发生位移、断裂、下沉变化之后,引起地表塌陷。地表塌陷后,损坏了地面构筑物、民用建筑物、农田塌陷、灌溉设施损坏、塌陷区积水以及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等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原有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1] 。1.2 矸石对环境影响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井下开掘岩巷、半煤岩巷排出的矸石、露天矿剥离物被用于井下充填,而大部分矸石则被运输到地面堆积,形成矸石山。煤矸石中含有碳和大量的硫等有害物质,长期堆积往往会引起自燃,排放大量的烟尘、SO2、CO、H2S等有害气体,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矸石山淋溶水含较强的酸性渗人地下,个别地区矸石中还含有重金属以及放射性元素,污染了周围土壤和地表水系及地下水。此外,矸石山侵占耕地良田,造成环境污染,矿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1.3矿区排水对环境影响在煤矿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地表渗透水、岩溶水、矿坑水,以及生产、防尘用水等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巷道和工作面。为了保证采矿安全,防止水害的发生,需将矿井水排出。矿井水是煤矿排放量最大的一种废水,矿井水排出后,破坏了地下水的自然平衡状态,从而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沉降等一系列问题。矿井水由于受开采、运输过程中散落的煤粉、岩粉、支架乳化液等杂物的混入以及煤中伴生矿物的分解氧化等导致水体混浊,大多数水体呈灰褐色、悬浮物、色度高、水面浮有油膜,并散发出少量的腥臭、油腥味, 细菌和大肠杆菌群数超标。这些废水若没有经过净化处理直接外排,会污染附近地表水体,引起环境污染, 并对养殖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有些矿井水属于酸性水,它会腐蚀设备及管路,污染地表水体和土壤,破坏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生长。废水渗入地下,将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用水和身体健康。2 煤的消费对环境影响人类过去对煤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煤的燃烧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许多污染,煤炭燃烧过程中向环境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悬浮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和CO2等温室气体。研究表明,燃煤利用过程中排放的SO2 、NOx和颗粒物分别占全部人为源排放量的94%、60%和70%左右,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来源。 2.1酸沉降由硫酸型向复合型转变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为致酸物质,其大量排放会引起酸沉降问题,影响范围已经由局地性污染发展成为区域性污染,甚至成为全球性污染。我国西南、华中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继欧洲和北美地区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2.2颗粒物造成的沙尘和灰霾污染严重 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最主要的污染物,目前监测的300 多个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PM10 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此外,在一些大中城市,随着对粗颗粒物控制的有效性的提高,细粒子在颗粒物中所占的比例日趋上升,而且细粒子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硫酸盐和硝酸盐等二次成分,对人体健康构成很大威胁。我国城市监测的PM2.5浓度最高达150 ug/m3,超过美国标准年均限值(15 ug/m3)的8-10倍。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地区频发灰霾天气,大气能见度明显下降,就是高PM2.5浓度与不利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3臭氧和光化学污染问题凸显 臭氧最重要的前躯物除NOx外,还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但我国目前还几乎没有针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措施。 2.4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压力日益增大 在煤炭利用的过程中,除排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