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二万五千里长征》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二万五千里长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课堂实录(师操作课件,使大屏幕停留在第一张幻灯片上)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或鞠躬还礼)师:今天在讲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猜一猜这首歌曲的名字。 (鼠标点击一次,播放歌曲《十送红…
给家长的50条建议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为了助众多父母一臂之力,将《给家长的50条建议》送给家长。1、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
国内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发表时间:2009-3-4 10:26:41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7期 作者:郭文刚,董志明 国内教师评价体系的探索和研究■郭文刚,董志明摘 要: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国内传统教师评价体系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二万五千里长征》课堂实录
(师操作课件,使大屏幕停留在第一张幻灯片上)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或鞠躬还礼)
师:今天在讲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首歌曲,猜一猜这首歌曲的名字。 (鼠标点击一次,播放歌曲《十送红军》。听一段即可)
师:大家说一说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生:《十送红军》!
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那么,根据地人民为什么要送红军呢?
生:因为红军要走了(若学生回答不出,可启发学生,比如在家里,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送客人呢?只有在客人要走的情况下,引导出根据地人民依依不舍的送红军,是因为红军要走了,要长时间的离开根据地了)。
师:那么红军为什么要强忍离别之痛,离开生活和战斗多年的根据地?他们将要去向何方?一路上他们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给后代子孙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点击鼠标一次,显示题目)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在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政府“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人没有屈服,而是坚持革命,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然后建立了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大家请看课本第页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看一看,是不是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呢?
生:是。
师;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和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对中国革命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可对谁来说是个坏消息呢?
生:国民党政府(蒋介石或国民党反动派均可)
师:很对,所以呀,蒋介石惊恐万分,从1930年开始对各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多次军事“围剿”,光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就有四次。我们来看一幅表格。 (鼠标点击一次,显示四次反“围剿”的情况表格)
师:大家对比一下敌我双方的兵力,你发现了什么?
生:敌人兵力多,红军兵力少。
师:也就是说敌强我弱。但是大家参阅课本相关内容,能否看出国民党军队四次“围剿”结果如何呢?
生:都失败了。
师:对,也就是说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鼠标点击两次,相继显示出“失败”和“胜利”字样)
师:既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这么悬殊,而红军却连续取得了胜利,谁能说说其中的奥妙何在呀?(鼠标点击一次,显示问题)
生(看课本并思考):因为红军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或诱敌深入;游击战和运动战;毛泽东的十六字方针等均可)
师:大家答的都很有道理,看来大家都动了脑筋。确实如此,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指挥下,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才能以少胜多,取得前四次反“围剿”
的辉煌胜利。(略顿)但是,蒋介石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不给红军以喘息之机,与1933年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军事“围剿”。
(鼠标点击一次,显示问题)
师:大家说说红军是如何进行第五次反“围剿”的?
生:放弃了游击战、运动战,同敌人死打硬拼,拼消耗等
师:这样打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
生: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
师:是的,红军虽然拼尽了全力,奋战了一年,但没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军事“围剿”,为保存革命力量,被迫进行长征。(鼠标点击一次,显示“结果”和“原因”)那么为什么红军前四次反“围剿”能够胜利,而第五次却失败了呢?
生:中央主要领导人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若回答不到位,可引导之。如几次反“围剿”的领导人一样吗?,他们采取的战略战术有何不同等)
师:就这样在中央主要领导人的瞎指挥下,红军作战连连受挫,血战一年,眼看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已然无望,不得不做最后的决定即长征。
(鼠标点击一次,显示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师: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西突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