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docVIP

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 *煤炭学术学会* * 交流论文 * ******** 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同华煤矿 李 明 二○一一年六月 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同华煤矿地测科 李明 [摘 要] 通过对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富水特征,地下水文动态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等因素,对三采区岩溶、裂隙的发育规律及矿井充水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认为现矿井中、浅部开采,以二叠系龙潭组K1煤层底板茅口组岩溶充水为主,顶部长兴组灰岩水为次要。并对三采区涌水量进行了预算: 预计正常涌水量6804.72m3/d(283.53m3/h),最大涌水量46787.28m3/d(1949.47m3/h),认为计算的涌水量是可靠的,对今后随着采掘深度不断延深,下伏茅口组灰岩水与上部长兴组灰岩水将成为矿井主要充水因素,这对有效防治矿井透水,消除或降低淹井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矿开采水害防治提供了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充水因素;涌水量预算 [概 述] 同华煤矿位于綦江县主城区南东155°方向,直距城区40m,行政区划属綦江县安稳镇所辖地理坐标106°44′39″~106°48′24″之间,北纬28°37′16″~28°40′31″之间,.68km,倾斜平均宽2.248km,矿区面积12.7m2。 1 水文地质条件 1.1 水文地质概况 本区内地势,东南高而西北低,与向斜的单翼构造基本一致,但由于受观音河、后溪河、三岔河等顺向和横向河谷的强烈切割,地貌上呈现侵蚀构造的小型河间地块,地表起伏较大,高低差达500m以上,地表迳流畅通。由于本区沟谷切割显著,气候潮湿,雨量丰富,地下水主要靠地表降雨补给。 本区内含水岩层,主要为喀斯特化的石灰岩,煤组地层下伏的茅口组石灰岩,煤组地层上覆的长兴灰岩、玉龙山灰岩、嘉陵江灰岩。这些灰岩均裸露地表,受水面积占井田面积76%以上,补给广泛,加之观音河、后溪河均横穿过各含水层和煤系,地表水与地下水发生了水力联系,而煤系地层大部份埋藏在地下水位之下,因此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1.2 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 根据同华煤矿三采区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井生产资料,现三采区充水水源以K1煤层底板茅口灰岩岩溶水为主,采区涌水量160.5m3/h,最大涌水量1588.57m3/h,随着三采区向深部开采,矿压、水压逐步增高,上覆长兴灰组灰岩水也是采区充水因素主要之一。 本区上覆第四纪沉积物较少,分布也较零散,厚度一般为3~5m左右。发育较好的为河谷、嘉陵江溶蚀凹地和煤组槽地中,个别厚度可达10余米。根据沉积条件、岩性、水力特征、含水层、隔水层的组合关系,结合对主要可采煤层的影响,按沉积顺序矿区自上而下可归并为五个含水层和三个隔水层,它们是向矿井直接或间接充水的水源,是确定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类型的依据。 现将主要含、隔水层分述如下: 1.2.1含水层 1)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四段(T1j4),厚455.25~481.06m,平均厚467.58m。下部厚192.68m,为灰~深灰色厚至中厚层状石灰岩,夹泥质条带,岩溶发育,泉水较多,流量不大,含水性中等;上部厚约274.90m,主要为灰~灰白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石灰岩组成,并夹有20余米厚盐溶角砾状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形态各异,泉水流量大,最大达280.16 m3/s含水性强。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一、二段(T1j1+2),厚115.01-136.80m,平均厚127.22m为厚~中厚层状石灰岩,岩溶发育,并有暗河,如梨园坝井田的梨园坝至穿洞暗河长达1500余米就发育在此段,含水性强。 3)三叠系下统玉龙山组(T1y):厚122.23~144.30m,平均133.24 m。根据岩性和含水性可分为三段:一段为灰色钙质泥岩夹泥质灰岩,泉水少见,为隔水层。二、三段为厚~中厚层状石灰岩或泥质石灰岩,裂隙发育,地表时有泉水出露,含水性中等。 4)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厚46.93~59.75m,平均49.94 m,为灰色、深灰色厚~中厚层状石灰岩,一般水位标高354.6~605.5m,出露面积1.6km2。卡斯特发育,长兴石灰岩二层更为发育,常形成垅状卡斯特地形。泉水多沿河谷两侧出露,西侧较多,观音河旁49#泉最大流量达31.13 m3/s,316号孔抽水试验的观测表明已与后溪河畔的119#泉发生水力联系,抽水时单位涌水量为0.0702m3/s。观音河谷116号专门抽水钻孔中,曾在井深90.33~90.51m处,遇一0.18m的溶蚀裂隙,低于当地河面85.3m(标高269.7m),抽水时对岸的49#泉已被疏干。217号孔距河约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