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瓦官寺:隐没小巷的千年古寺
南京瓦官寺:隐没小巷的千年古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提到江南佛寺,人们总会想起这句唐诗。不过,据专家统计,当时,南京佛寺数量最多时竟达700多座,数量超乎人们想象。瓦官寺,就是其中的一座。
瓦官寺如今藏在一个小巷子中,很多南京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它名声在外,2010年,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陈浩武来南京,还专程拜访这座千年古刹。网络上,瓦官寺也负有盛名,就连日本、韩国的“驴友”也会漂洋过海来寻访它。
一座古寺为何会招来那么多的人?这座古寺有什么样的魅力?
著名学者千里寻觅 北大教授为何要找瓦官寺
应“太湖论坛”的邀请,陈浩武提前抵达了南京。早早地来南京干啥?居然是冲着瓦官寺去的。可是,“非常不幸,我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瓦官寺在哪里。最后在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那地方实在太偏僻了!”
说起自己的探访经历,陈浩武连连惋惜,曾名扬全世界的寺庙如今“没落”得快找不到了。“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有位传人叫智者大师。智者大师曾在南京的瓦官寺讲经,后来形成了中国最著名的哲学体系——天台宗。”
陈浩武介绍说,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在陈光大元年(公元567年),居于瓦官寺,直到太建七年(公元575年)入天台山,一共住了8年。他在瓦官寺创宏禅法,宣讲《法华经》、《小止观》、《大智度论》,为天台宗的创立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工作。因此后人尊瓦官寺为天台宗的祖庭。“由于日本、韩国的天台宗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瓦官寺在日本、韩国很盛行。近20年来,日本、韩国的有关人士,经常来南京寻根礼祖,探问瓦官寺。”
现在的瓦官寺也是应邀请才复建的,寺庙的最后一进,专门开设智者大师纪念堂。里面供奉着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的法像,他手上拿着经卷,似乎正在给众生讲经。
记者实地探访 瓦官寺藏在集庆门的小巷中
瓦官寺在哪里?别看你生活在南京很多年,但你不一定能找到它。
按照陈浩武提示的地点,记者一路寻访到集庆门附近。附近低矮的小房,有的已经拆迁变成了废墟,几乎找不到什么可以询问的人。七拐八拐地爬上了一个山坡,遥遥地可以看到黄色的墙壁,屋檐飞翘。继续往上爬,一片明黄色跳入眼里,这就是瓦官寺了。山门并不大,上面写着“古瓦官寺”。
寺庙对面,一处小房上写着“花露岗”。和很多“驴友”一样,跨入寺庙的那一刻,记者稍有一点恍惚:这就是很多人寻了多年的南京最古老的寺庙吗?
挨近中午,进去的时候,几位居士正在吃饭。一位姓时的居士带着记者在寺庙内四处观瞻。“你是不是听北大教授课以后来的?好多人听了那个教授的课以后,专程到这里看看。”时先生告诉记者,陈浩武到瓦官寺,就是他接待的。
时先生告诉记者,眼前的瓦官寺是2003年复建的,只有古瓦官寺的几分之一大。“原来的瓦官寺最繁华的时候有60亩,现在很小,缩在小巷子里,很多人都找不到。现在的古瓦官寺是在花露北岗12号原悟庵上进行重建的。”
出土过不同年代的文物
瓦官寺一共三进,紧靠着一个老厂房。虽然复建的时间不长,但走在里面,时不时能看到一些老物件。很多居士在里面忙碌,看到有人来,大家都热情得很。
其中一面墙的门楣上,嵌着一块小石碑。石碑上依稀可见有字的痕迹,但你要细看,只能看到一些“凿”印。“大的是‘学忍’,小的就看不出来了。南京大学的教授曾经来考证过。”时先生说,这是一块古碑,具体年代不清楚。
往前走,其中的一个院子里,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柱础,直径80厘米左右。虽然石柱础的一半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但残留的一半上,依然看出当年这座寺庙的辉煌。石柱础上雕刻着一朵朵祥云,一条巨龙盘旋在柱础中间,张牙舞爪的。石柱础旁边,还有一些长条青石,这些也是古瓦官寺的。院落的一面墙上,还镶嵌着一块残破的碑。碑文上的字因年代关系,已经看不太清楚了。
这些文物并不是同一个年代的。“2003年重建的时候,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当时从地下出土了一批文物。最久远的是一对石烛擎,古朴精美,雕满了缠枝花纹。经考证,是南唐时期升元阁内的遗物。而雕龙的石柱础是明代留下的遗物,大石碑是清朝留下的。”时先生说,一些重要的文物,现在被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画圣顾恺之的点睛之笔早没了
一座寺庙,为啥会有各个年代的构件?时先生叹了一口气,说,“这座寺庙现在没什么名气了,但在古代,那可是响当当的。要在唐朝,外地人到南京,不到瓦官寺,就相当于没到过南京。”东晋时期,瓦官寺曾藏有“三绝”: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所赠玉佛像;东晋雕塑家戴逵用其所创的干漆夹紵塑造的五方佛像,以及顾恺之的《维摩诘示疾图》壁画。
维摩诘像壁画如今早已没有了。南京博物院的张蔚星说:“现在,全世界留下来的顾恺之古画只有12幅,为啥?因为顾恺之的画大多是壁画。1600多年了,这些壁画早已没有了。”张蔚星说,顾恺之的维摩诘像在美术史上是非常闻名的,而那也是顾恺之的成名作。
“公元364年,南京要建瓦官寺,僧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