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内容提要】本主要介绍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重点内容】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相关概念;土壤学及地学要素的基本特性。 【难点内容】土地资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要求】结合相关学科及专业知识能够对区域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3)降水的形式也对农业生产有影响,例如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冬春降雪过多,大雪掩盖草原,牲畜觅食困难,出现“白灾”;冰雹以急骤形式降落地面,会给作物带来严重的机械损伤。 (4)降水对于工业的影响不如农业显著,但对某些露天作业的部门例如采矿、晒盐等的作用明显。降水影响大气湿度,湿度的大小不但对某些工业生产工艺有所影响,同时对居民有无舒适的湿热感的居住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雨量的多少及降水强度对城市较为突出的影响要数排水措施与设施。此外,山洪的形成,江河汛期的洪水威胁等也给城市用地选择及防治工程带来问题。降水形式不同,也往往影响居民点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时雪荷载、雨水渗漏情况都不可忽视。 滨海平原 :包括河流三角洲与海积平原两种。 在我国南方水量丰富的三角洲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于降水充沛,淡水源丰富,土壤自然脱盐良好,且肥力较高,故多为良好的农业垦殖区与海水养殖区;而北方地区(如黄河的现代三角洲等),由于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且淡水资源有限,故其农业开发利用常受到一定限制。 海积平原的开发利用除用于海水养殖以外,主要视其淡水资源和面积等因素而定,一般淡水资源丰富、面积较大的海积平原,适宜于围垦农用。由于滨海平原往往靠近大城市和工业区,特别是靠近沿海开发区,其开发效益相对较高。因此,对滨海平原尤其是河流三角洲的土地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战略意义。 复习思考题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的相关概念(细节); 土壤学及地学要素的基本特性。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及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理解) 。 土地资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 ; *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2)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自然区位:即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 土地经济区位: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 土地交通区位: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 关系,具体由距离、耗时和费用三方面来 反映。 区位理论作为研究在一定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申请事物的地位、作用、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联系的理论,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城市的区位研究中。作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的土地是区份理论的最佳研究对象之一。 *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①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②土地经济生产潜力:在自然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影响因素:灌溉、排水、土壤改良、作物栽培技术、化肥、农药、有机肥等物质投入、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合;田间经营管理水平。 *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③因素限制定律:土地生产力受最小影响因素所支配。 ④土地报酬递减律: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就会递减的现象。 或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报酬递减。 *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是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一个可变的生产要素同其它投入量不变的固定生产要素配合进行生产时,如果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则产量的变化先是递增然后转为递减。这里指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实物量变化,不涉及二者的价格变动。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6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 * 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4 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1)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 ①土壤剖面:A、B、C层。 ②土壤层度与有效土层厚度(多指耕作层):对大 多数作物:最佳土层100cm,临界土层50cm,农作物 最佳的耕作层厚度20-25cm。 ③土壤质地:(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 壤土、粘土 )。农业上以壤土较好。 ④土壤有机质:肥力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 ⑤可溶性盐类:Na+、Mg2+、Ca2+、 CO2-、 HCO-、 SO42-、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