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顶角LED光源之3吋液晶背光系统设计研究..docVIP

四顶角LED光源之3吋液晶背光系统设计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顶角LED光源之3吋液晶背光系统设计研究.

四顶角LED光源之3吋液晶背光系统设计研究 A Study of the Design of Corner LED Light Source for 3-inch LCD Backlight Systems 黄显川 叶志庭 黄国胜 清云科技大学 电机工程所 中坜市健行路229号 m9312006@cyu.edu.tw 摘要 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由于LED为点光源的特性容易造成面板亮度不均的问题,本文以3吋的液晶面板背光源为设计对象,将四颗LED放置于导光板四顶角,利用旋转LED的摆放角度及本文提出的区块细划网点的设计概念来改善一般网状式网点的导光板使用LED为光源时造成亮度不均的问题。模拟结果得知导光板出光均齐度可达82.8%以上。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导光板、区块细划网点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oint source of the LED of the backlight system that it often causes unevenness of brightness on the panel of the LCD, the study aims to design a small LCD in the size of 3 inches, which places 4 LEDs at the corners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as backlight sources. The design makes use of the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rotating LED and the concept of a “block division dot”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design of grated dots, which usually has the defect of uneven brightness while using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in this study shows obviously a better effect of over 82.8% of evenness of light emission on the light guide plate. Keyword: LED, Light Guide Plate, block division dots 1. 前言 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受限于空间及避免使用高压等因素而选用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当发光二极管所放射的光直接导入背光模块时,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有一定的扩散角度使得背光模块容易出现出光不均匀的现象。其中以发光二极管扩散角度区内越靠近发光二极管光源处越亮而边缘处越暗为最明显。目前文献上提出解决的方式有:将扩散网点设计成以发光二极管为中心呈同心圆方式[1],或者利用光学透镜扩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以分散出光角度[2],或者使用多颗发光二极管排成一列让发光二极管发光重迭,使得光源如一般大型液晶显示器所采取的冷阴极管(CCFL)呈线光源[3]。 同心圆方式扩散网点设计是个不错的方式,但是同心圆式的扩散网点设计增加了设计及制造的困难。除此之外以实用经济的考虑,加了光学透镜或光学组件均会增加成本。有鉴于此,如何以传统网状式网点为基础设计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背光模块引起我们的研究兴趣。 本文提出藉由区块细划法来改善传统网状式网点的纵向及横向密度,依发光二极管光能量的分布来设定不同密度以调整靠近光源处的光亮度及补偿边缘区光度不足的现象,设计出光均匀度良好的导光板。另外,以目前手机使用最普遍的2.2吋液晶显示器面板而言,两颗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已足够,然而未来小型面板逐渐走向3吋的趋势,以3吋的面积为2吋的2.25倍而言,所须的亮度需要四颗发光二极管发光才足够。我们将发光二极管安排于背光板四角落,如图1所示,以多角度光源方式来分散光度及减少边缘暗带,利用旋转LED摆放的角度及传统网状式配以区块细划方法来进行设计。 2. LED旋转角度设计 首先我们将LED放置于导光板四角落,LED光轴与边角呈±450,仿真结果显示面板亮度虽然呈现上下对称左右也对称,但因面板为长方型使得长边暗区又深又长,如图2所示。长边的区带其光能量分布因距离关系而更微弱,此时光能量的差距为182 W/m2。于是我们设计旋转LED的角度来补强两LED之间所形成的暗带,我们试着改变LED的偏角以弥补距离的差异。经模拟后LED旋转至±63.5°及±26.5°有最佳效果,LED旋转后所放射的光能量如图3所示。 本文以Tracepro

文档评论(0)

sfk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