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09课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09课件).

2009年冬季培训课件 (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 沙水处:何元正 2009年12月 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 一.第一部分 一、枣树是什么? 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树。 二、枣产业是一个: * 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农业产业 * 极具发展潜力的出口创汇产业 * 惠及13亿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产业 * 2000多万农民的致富产业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矛盾的抓手产业 三、枣树的历史 2400万年前: 野生的枣属植物已生长在我国 7200 年前: 古代中国人民已开始采摘和利用枣果 3300 年前: 开始进行枣树的驯化和栽培,出现了原始的枣园 2500-3100 年前: 中国出现了专门负责枣树生产的官员 222 BC-220: 出现了枣的栽培品种,并开始向临国传播 220-960: 出现了商品化的枣树生产; 传统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 (包括 嫁接、扦插、疏花环剥、修剪、采收、贮藏和加工技术) 960-1948: 大规模的枣产区形成,出现了枣的专著,现代生产方式逐步发展 1949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现在枣树在我国的各种果树中,面积第三,产量排第七,在干果中排第一 无论栽培面积还是产量均占世界99%,中国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枣树生产大国 二.第二部分 一、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看:枣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重新洗牌的春秋战国时代。 从国际看: 迄今世界5大洲的30多个国家已直接或间接的引种了我国的枣树,但绝大多数尚未形成商品化栽培。 近年来,我国枣树栽培面积和产量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我国枣树栽培总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总产量305万吨,占世界的99%左右。我国作为枣树生产超级大国的地位正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强化。 但是,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进军我国枣产业特别是枣加工业的势头在明显加大;一些干旱地区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正积极探讨发展枣树的可行性。 枣树在世界上的分布 洲 国家 亚洲 中国、韩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缅甸、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吉耳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色列、伊朗、伊拉克、 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土耳其 欧洲 俄罗斯、乌克兰、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南斯拉夫、马其顿、希腊、保加利亚、捷克 非洲 埃及、坦桑尼亚、突尼斯 美洲 美国、加拿大 大洋州 澳大利亚 从国内看: 冀、鲁、晋、豫、陕五大传统产枣大省仍占据全国近90%的产量,且普遍增势强劲,尤其是山西发展最快; 另一方面,西北省份异军突起,新疆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要打造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优质干枣生产基地(500万亩),仅阿克苏地区就要在3-5年内发展100多万亩枣树;宁夏(同心)…… 此外,东北和南方的鲜枣产业也正在快速崛起。 从品种结构看: 干制品种(包括干鲜兼用)稳步发展,但鲜食品种发展更快,正迅速成为枣业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的基本态势是东北和南方大力发展鲜食、中西部大规模发展干制品种,原有格局正在被打乱。 据估算,目前我国制干、鲜食、兼用和蜜枣品种的品种数和产量分别大概为35:35:20:10和60:10:20:10,另外有很少量的观赏品种。 目前在我国起主导作用的10大主栽品种分别为: 河北和山东环渤海盐碱区的中国第一大制干品种金丝小枣 河北太行山旱薄山区的制干品种婆枣(阜平大枣) 主产河北太行山赞皇县并大规模引种西北、东北的干鲜兼用 品种赞皇大枣 山西和陕西黄河两岸黄土高原上的制干品种木枣 河南豫中平原黄河故道区(新郑和内黄及其周围地区)的兼用品种灰枣(大量引入新疆)和制干品种扁核酸 山东北部和河北西南部的制干品种圆铃枣和长红枣 两大鲜食品种——主产河北黄骅、山东沾化并引种全国的冬枣和主产山西临猗并引种全国的临猗梨枣 该10个品种分别集中于数至数十个县市,单品种产量都在数千万至数亿公斤,其产量之和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在栽培方面:  一是河北、山东等传统的枣粮间作区则正在向纯枣园、密植枣园转变,矮化密植枣园(1-2X2-4)逐渐成为常规模式,不少地方在探索每公顷5000株以上的超高密度枣园。  二是枣粮间作稳步发展,突破常规观念的枣棉间作在新疆的特殊条件和棉花种植模式下得到迅猛发展,许多新兴产区,从稳健发展和减少与粮食争地的角度出发,发展了大量新的枣粮间作园。  三是无公害绿色栽培迅速发展,设施栽培正在成为鲜食枣的新兴发展方向。 在采后处理方面:   总体看发展比较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