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政府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政府作用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杨长江 谢玲玲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分析方法,对政府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在创立启动机制、强化良性循环、退出低效闭锁等方面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对新加坡、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对前述理论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对如何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the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as a too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on the 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We find that the gover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start-up mechanism, replicator dynamics and exit from the negative lock-in state fo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which is further explained by the following case study on Singapore and Londo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we show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Shanghai’s way to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 政府干预 演化经济分析
Key Word: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一、引言
国际(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简称IFC积不个区够数庞银总开融业务国际Kindleberger(1974)统20世纪90O’Brien(1992)引发了一场关于“金融地理学(Financial Geography)”是否终结、国际金融中心是否继续存在的大讨论,将国际金融中心问题的讨论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在对国际金融中心理论的深入研究中,有不少经济学家注意到政府从中所起的作用。McGahey、Malloy、Kazanas和Jacobs(1990)认为:成本要素、人力资源要素、电讯及远程技术、政策环境这四类要素将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其相对优劣取决于政府投资的程度。Dufey和Giddy(1978)进一步指出,在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中,政策因素最为重要;既要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要给予金融机构自由开展业务的适当权利。N. Blattner(1992)指出:由于国际金融中心会给一国带来巨大的政治及经济利益,因此有关政府总是积极干预,以加强本地的吸引力。由于金融中心面临外部冲击时十分脆弱,并且其问题将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加剧了世界经济波动性,因此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2000)的报告中表示了对其的忧虑,号召各国政府加强管理,以提高金融稳定性。
Evolutionary Economics)在经济学界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Nelson和Winter(1982)的专著是演化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其后Simon(1991)、Foster(1993Aldrich(1999)等经济学家均致力于演化经济理论的研究。他们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理性、静态均衡、及偏好、技术、制度等给定不变的假设,转而强调经济系统的变异性(mutation)、复杂多样性(diversity and complexity)、随机干扰(uncertainty)及其动态演化机理——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结构调整的交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进化。Smith和Price(1973)提出的演化博弈理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ESS)这一基本概念,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性现象。Binmore和Samuelson(1994)用这一方法来解释惯例、制度的形成机制。H.P. Young(1993)将这一方法初步用于讨论经济生活中讨价还价(bargain)的问题。
在演化经济学发展被大多经济学流派所接受并吸收的同时,少数经济学家尝试着用它来分析金融地理学的相关问题。Gattani和Tschoegl(2002)N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