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眩晕的辨证施护分析
眩晕的发作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但临床所见仅虚实两端,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亏,气血不足为本病之本,风、火、痰、瘀为病之标,根据虚实各具的临床表现,舌象与脉象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如虚者多头脑空虚,头重脚轻,不能自主,多兼肝、肾、脾胃虚弱之症,若气血虚者多见舌质淡嫩,脉细弱;肝肾阴虚者,风阳上扰,多见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肾精不足偏阳虚者,多见舌质胖嫩淡 暗,脉沉细,尺弱。实者多头脑昏蒙,胀痛,多兼表证,痰浊,瘀血,肝火之症。若痰湿重者,多见舌苔厚滑或浊腻,脉滑;内有瘀血者,可见舌质紫暗或舌有瘀斑瘀点,唇黯,脉涩;肝火盛者,舌红苔黄,脉弦数。若虚实挟杂者,一般属本虚标实,症状虚实并见,临床护治当祥辩。 眩晕严重而昏仆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少动,尤其不宜旋转体位,应积极护治,如有中风先兆症状出现,即按中风处理。 眩晕病的一般护理 以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和了解患者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帮助患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室应整洁,空气新鲜,光线柔和,保持环境安静,用窗帘遮住太阳光,勿使直射;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注意颈部保暖;注意观察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如胸闷、泛恶、视物昏花等;详细询问病史,起坐动作不宜过快,少做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藉手杖扶持;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测血压、体温2次,高血压病患者,每4~6h测血压1次,并记录;如发现患者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便、口眼斜斜等,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并立即报告医生;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可多食水果、蔬菜、豆类、海带,体虚者可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尽量少食辛辣、肥腻、生冷、酒烟及钠盐;发作时呕吐严重不能进食者,可输液以从静脉供给营养,稍缓则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向患者讲解服用中药的方法,中药汤剂宜 温服(如眩晕定时发作,可在发作前服药),每日两剂,两次服药间隔时间4~6小时。喂药时应尽量采取坐位,避免误吸 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观察药后反应。 输注扩血管药物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辨证施护】 1.风痰上扰证:眩晕有旋转感或摇晃感、漂浮感,头重如裹,伴有恶心呕吐或恶心欲呕、呕吐痰涎,食少便溏,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 (1)注意保暖,避风寒。 (2)恶心、呕吐者,以侧卧为宜,可针刺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梅花针叩打穴位以降逆止呕,应及时清理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以免恶性刺激。 (3)呕吐较甚时,暂禁食,汤药宜凉服,少量多次频服,可在服药前口含鲜生姜或滴几滴姜汁于舌上。呕吐停止后予以半流质饮食。 (4)饮食宜清淡化痰之品,如山药、莲子粥、西瓜、冬瓜、玉米,竹笋等。以升清降浊,忌肥甘厚腻、生冷荤腥 2.阴虚阳亢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1)注意保暖,保持充足的休息,不熬夜。 (2)不宜吃过多寒凉的食物,可食银耳、百合、猪蹄、蜂蜜等清补之品。对口苦、口干者,可用麦门冬、菊花煎水服。耳鸣者常食豆制品,鱼类。 3.肝火上炎证: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1)病室应凉润通风,光线柔和,整洁安静,避免噪音刺激。 (2)饮食宜清淡,低盐;平时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动风滞气之物,如辣椒,猪肚。 (3)保持大便通畅,勿低头久蹲,大便干结者应予润肠通便的药物,必要时使用轻泻剂。 (4)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等不良刺激。 (5)针刺风池、太冲、合谷或肝俞、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可以缓解眩晕、头痛。 4.痰瘀阻窍证:眩晕而头重昏蒙,伴胸闷恶心,肢体麻木或刺痛,唇甲紫绀,肌肤甲错,或皮肤如蚁行状,或头痛,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滑或涩。 (1)病室宽敞明亮、通风、干燥、温度适宜的房间。 (2)少食肥甘厚腻的食品,素体肥胖者控制好饮食,可多食薏米、赤小豆、山楂等祛痰逐瘀、通窍活血之品。 (3)如眩晕严重,不省人事,急按人中穴,并立即报告医生。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咣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不宜长期过度疲劳、紧张,重病患者,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2)多食血肉有情之品,如猪骨、鸡蛋、红枣、黑芝麻、龙眼肉等。 (3)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梅花针与捏脊疗法,可以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患者增进食欲。 (4)睡眠应充足,睡眠欠佳者睡前可进食适当牛奶,睡前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 6.肾精不足证: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疲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1)根据证型安排病床。阳虚者宜住温暖处,阳光充足,避免风寒;阴虚者应注意室内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