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10草海对我说
草海对我说
1987年元宵节。
草海以最欢乐的旋律迎接马霞和我。
天还没亮,正月十五的月盘还高悬在西边,东方露出了一线有别于月色的霞光。一种神秘的寂静笼罩着大地。
忽地,一声鹤唳,草海的晨奏曲开始了。喧腾声中掠过来一队鹤影,两只赤麻鸭从我们脚边扑地而起,一群斑头雁好像从地底下钻出来,喧喧嚷嚷上了青天。天上的月亮和湖中的月亮越靠拢,越大,越清亮。一会儿,伴着朝霞,太阳探出了半个脸,在围着湖盆的山岚之上,又抹上了一层金属的光泽;另一个太阳又从湖面上露出了她那激情、妩媚而又活泼的笑脸。马霞轻轻地在我耳边说:“你看,两个月亮和两个太阳。” 果然,天地间出现了四个月亮和太阳,而且有无数的鸟群穿梭其间,形成了宇宙间最奇妙的景色。
我情不自禁地说:“草海啊,您真美!”
草海好像在回答我:“见到你们,我也高兴!”
“我早就想来。关于您,四年前我就听说了,好多事想问您……”
“你细心地看吧,听吧,思考吧,我会告诉你一切的。”
草海的奉献
草海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县城的西南,是贵州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水面最大时达45平方公里,湖底海拔2170米,平均水深2米,最深5米。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草海拥有一系列优越的自然条件。它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屋脊”,湖泊的四周是丘陵、草地和山峦,形成了多样的地貌;它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属亚热带气候区,显示出光能丰富、冬暖夏凉、干湿分明的气候特征;它位于一个封闭性的盆地中心,集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所以大气降水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同时地下水也比较丰富,露出地表的泉水就有20多处;再加上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水质,使得草海地区的各种生物资源异常丰富。
海以“草”名,首先是草多。各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覆盖了湖盆的60%多。夏天透过清澈的湖水望去,是一片“水底草原”。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为浮游动物、两栖动物、特别是鱼类提供了觅食、繁殖和栖息的环境。草多鱼多,又为鸟多创造了条件,再加上湖盆开阔,沼泽和湖泊连成一片,所以这里冬天是候鸟的乐园,云集着数以万计的涉禽和游禽。特别是黑颈鹤,是中国著名的特产珍禽,属于一类国家保护动物。草海的黑颈鹤无论是种群数量还是集群密度,在我国都是罕见的。它们每年10月中下旬飞来,翌年3月中下旬离去,在草海越冬5个月。
据近年来科学考察,除110种鸟类以外,草海有浮游动物78属155种,浮游植物91属,水生高等植物26属37种,底栖动物52种,鱼类9种。所以,草海是一个湿地生态类型的“生物博物馆”和“物种基因库”;而且草海气候适宜,风光秀丽,又是一个观鸟和旅游的胜地。
草海的坎坷
草海通过岩层、沉积、泥炭、化石、孢粉以及各种自然遗迹,倾诉着她的历史。这里潜藏着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以及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各种信息。
她生成在大约20万年以前。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四周断块不断上升,草海断块相对下陷,因而成为一个断陷盆地。在断层构造活动过程中,因阻断了古草海河的出口,就积水而成为一个高原的湖泊。所以有的科学家认为草海属于构造阻塞湖。但这个湖泊是不稳定的,因为它底层多为易溶的灰岩、白云灰岩和白云岩,容易发育为地下通道而泄水。当泄流量超过补给量时,草海便会干涸而消失;当水流夹带泥沙沉积物阻塞了地下通道,草海又会丰盈而成为湖泊。从草海沉积物由多层粘土、沙砾夹泥炭层等构成来看,草海几经沧桑。如根据全新世的沉积分析,当时草海湖面宽阔,湖水很深。湖中水草繁茂,岸边树木葱茏,林生和水生动物极多。到距今约3000年的时候,有些断层发育了许多地下通道,湖水就顺着一些落水洞大量流出,草海又成了一个无水的盆地。
草海这种消长变化,在它的历史中恐怕不是一次两次。在《威宁志》上,还记载了最后形成现代草海的经过:“清咸丰七年七月(公元1857年8月),落雨40余昼夜,山洪暴发,夹沙抱木,把盆地内大部分落水洞堵塞,水淹盆地。大水时涨至城南斗姆阁门外,并以今大桥为界形成南北两海(又称东海和西海)。三年之后,至清咸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水忽大涨,两海遂汇为一,名曰草海。”
在叙述草海过去的时候,我们认为应该大书特书的还是1972年。这是人类最严重的
一次干扰,也是她在历史上最沉痛的一页。
草海的抽泣
威宁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一个彝、回、苗、布依、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绵延不断的战争,由于民族纷争和阶级压迫,由于原始的生产方式,所以威宁人民一直处在落后与贫困之中。离草海不远的灼圃和狗街,流传着一首民谣:“灼圃狗街子,洋芋荞麦过日子。想吃包谷饭,除非老婆坐月子;想吃大米饭,要等下辈子。”50年代,政府为了帮助威宁人民摆脱贫困,实行了一些民主改革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同时也想到了草海,想把它放干改种粮食,让威宁的人民能吃到细粮。当时正赶上苏联有几位专家在这里帮助发展农牧业,对此持反对意见,说在溶岩地区能有这样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