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略)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16、暑秽: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俗称发痧。
17、暑厥: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尤其在小儿稚阴稚阳之体,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
18、暑瘵:指暑热炽盛犯及肺,甚至损伤肺络,而骤然咯血,衄风邪与热邪俱属阳邪,两阳相遇,风火交炽,必劫耗津液,而造成清窍必干等津液不能上荣的证候。简述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区别感邪发病的方式不同。新感温病,感邪即发,病发于表;伏气温病,感受外邪,不即发病,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初起临床表现不同。新感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等肺卫表热证为主;伏邪温病,初起即见高热、烦渴、尿赤,舌红苔黄,或昏谵,舌绛无苔等气、营分里热证为主。治疗不同。新感温病,初起治疗以解表透邪为主;伏邪温病治疗以清泄里热为主。其他:病程,病情,预后亦不同。新感温病,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治疗得法易愈;伏邪温病,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伏邪透尽方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参、羚羊等物入血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合皮毛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加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 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为辨。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凉,恐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而也。 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瓷砖胶品牌、瓷砖胶缺点、瓷砖胶禁忌.doc VIP
- 《杜邦分析法下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海澜之家为例》7500字.docx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住房公积金政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50题).docx VIP
- EN 50618-2014 光伏系统用电缆.pdf VIP
-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第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全单元教学课件课件.ppt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共486页PPT).pptx
- 欧洲知识点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