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那些不可缺席的精彩——读《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学案.doc

生命里,那些不可缺席的精彩——读《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里,那些不可缺席的精彩 ——读《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 陈海燕 2014年9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我第一次见到高万祥先生。只是,那时我并不知道,他就是高万祥。 活动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报告厅。我正好是这个“名师高研班”的班主任。上午活动进入尾声的时候,侧门走进一人,匆匆在前排坐定。我疑惑了两秒,身边一位学员和我耳语:那位好像就是高万祥老师哦。我定睛看去,啊,可不就是大名鼎鼎的高万祥老师嘛!心里一惊,又有些感动:离下午开课还早,高老师就来到活动现场了,真是个细致严谨的人啊。我赶紧迎了过去。 下午的报告,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只是,我没有想到,高老师会以那样一种姿态走进我们的视野,带给我们永难忘怀的震撼和感动。花甲之年,手执话筒,以一种诚挚的、温暖的、极富感染力的语调,或娓娓讲述,或深深喟叹,或悠悠发问……三个小时,一直站着讲,走着讲,零距离互动着讲。没有PPT,没有图片和音乐,但让你觉得,他就是图片,他就是配乐,他就是无法替代的最精彩的课件!——多么奇妙的一个人啊。我在心里深深感叹。 活动很快结束,大家都说,高老师的演讲是这次活动的压轴大戏,带劲。我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意犹未尽。当晚分别后,我把自己兴奋中记下的一段感受,短信发给了高老师:“心动时刻——与当代教育家高万祥零距离互动。感性,温润,澎湃。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巅峰体验,沉浸体验,高老师诠释了什么是丰润,什么是蓬勃,什么是快意流淌的教育,什么是沉醉恣意的人生。真好。真好。绘本《两只獾打架》,完美演绎,可爱的高老师,今日因您而闪亮。致深度注目礼。” 高老师很快给了我回复,并在返程的列车上和我短信聊了半小时,他的风趣与醇厚,也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趁热打铁,邀请高老师秋天再赴杭州讲学,高老师爽快答应,并说要赠我一本他刚刚出版的新著,我听了开心不已,感觉自己真真是意外大收获。 两天后,来自南京的快递到了。华东师大出版社,大夏书系,淡蓝色的封面上,干干净净的一行书名——《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学校里没有讲的教育?我的心里泛起问号,催使我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整整一个礼拜,我在读这本书。夜读。 不间断的静夜里的阅读,仿佛挚友的寒夜长谈,他的往事,他的心绪,他的得失,他的泪笑,全都那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坦率,袒露,坦诚。你看到了一个立体的、真切的高万祥,一个在爱里颤栗、在恨里切齿的高万祥,一个歌唱着、品尝着、叹息着的高万祥…… 种种画面,随着文字,款款翻页。高老师在书里叙说,我在书外倾听。我的叹息伴随着我勾画的线条,密密展开。而书中的人事物景、悲欢啼笑也逐渐凝成了一个更为厚重的名字,高万祥。 歌者万祥 万祥老师爱歌,我是真没想到。 他的书里总是不经意地冒出几句歌词—— 看,忆及恩师程丽华老师,他的心上旋律悠扬: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那是我心里一个不醒的梦。” 三毛作词,台湾歌手齐豫、潘越云合唱的这首《梦田》,让读者思绪悠扬,不觉间跟着万祥老师泪眼婆娑。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 李谷一的《乡恋》荡气回肠,也是万祥老师对启蒙恩师的一番倾诉吧。 毕业30载,同窗重聚首,歌声又飞来,听——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 “为了那旧日的时光,老朋友,为了那旧日的时光,让我们干一杯友谊之酒,为了那旧日的时光。” 读着《为了那旧日的时光——写在大学毕业30年同窗聚会之际》,歌声缭绕,情思飞扬,我们仿佛看到高老师正与老同学们执手放歌,“老夫聊发少年狂”,好一番情深意重! ——率真的、豪放的、顽皮的、可爱的高老师啊! 或许,正如您自己说的那样“因为热情,自觉年轻”。 我总在想,活在旋律中的心,会是一颗跃动的心;不断吟唱的心,也肯定是颗年轻的心;在旋律中忘我,在情谊中忘我,在美好中忘我的那个人啊,也必是胸中有明月,眼前有清泉的澄澈之人。 而高老师的文字里,也正是满满地充盈着这种令人唏嘘的“澄澈”。 《在千山万水茫茫人海相遇》《满树桃花一棵根》《倚枕旧游来眼底》……你读着读着,常常会忍不住掩卷,靠在椅背或者床头,愣上一阵,因为总有那么一些句子,敲打了你的内心,让你惊讶,歆羡,或者揪心。 因为澄澈,所以总是直达心底吧。 那天演讲时,高老师说:“我是铁杆歌迷呀,我喜欢蔡琴,特别特别喜欢!”全场都笑了。我也笑了,或许从那一刻起,这个年逾花甲、步态蹒跚的老先生,一下子魅力四射起来。哈,这是一个多么动感的、时尚的、有情怀的小伙伴啊!在场的所有人都一下爱上了他。 彩色的旋律,是高老师口里的歌,他唱着,乐着,行走着。 教育的艺术,是高老师心头的歌,他想着,试着,奔波着。 口里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