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语言和风格答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上传: 肖中 ????更新时间:2011-10-15 16:34:51 第二节 诗歌的语言和风格 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 设题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从炼字炼意出发,分析某些字词句的表达效果,或是分析诗眼或者词眼。做这种题目往往和形象、技巧、思想感情的分析结合在一起。(2)、评价语言的风格。 一、 炼字: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 ????????? 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 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内容阐述。(若无则模糊语言) ???????? (4)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感受。??????????? 答题格式:含义+放入原句描述景象+表达技巧(结合内容阐述)+表达作用效果(意境、情感、感受)(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注意: 对描写性字词。要分析其在创设意境或表现诗人感情方面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 对动作性字词。要分析其传神之处(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 对特殊字词。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表颜色的词:表现诗人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 答题示例:??? ?????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问题: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004年辽宁卷) ?? 答:绕字好。绕,弯弯曲曲的意思(步骤一)。因为它具体描绘了青山绿水,小桥人家,春光如画(步骤二)。只一绕字,生动形象(步骤三),写出了绿水环抱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步骤四)。? 或:晓字好。晓,清晨之意(步骤一)。因为它写出了清晨破晓的宁静美,春日拂晓,绿水人家的画面(步骤二)。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步骤三),给读者以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步骤四)。 二、 关键词(句): 提问方式:某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词(句)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一句)就知全诗的线索、全诗的 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注意:抓关键词(句)对主旨的突出作用:点明主题(开头),强化主题(中间), 深化主旨(结尾)。?抓关键词(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篇,铺垫。? ? 答题示例1:????????? ? 秋?? 夜??? 朱淑真 ??????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题目: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004年福建卷)(此题中的第一问就是对关键词的考查) ?? 答:凉字。凉字既写天凉,又写诗人的内心凄凉之情(步骤一)。这种凄凉之情是 三更无眠,细观床上月天上月的原因。(步骤二)。秋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 ? 答题示例2:        ????????????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南宋后期诗人。 提问: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山东卷)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 三、评价语言的风格: 语言的风格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诗歌的风格。一般来说,可以从总体上把风格分成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前者包括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后者包括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1、常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