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 《孔雀东南飞》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古代有以鸭相斗为戏的。女主人公心绪不佳,独自靠着栏杆站着,头上的簪随便斜插着,快掉下来。勾画出女主人公懒散的心情 。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从早到晚心中想到的是心上人儿现在何处?何时才会回到自己身边?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的期待。 1、词人刻画了一位空虚无着、寂寞难遣、被相思困扰的思妇(闺中女子)形象。(总体特点) 2、通过动作描写,闲引鸳鸯、揉搓杏蕊,外貌、神态描写,玉簪斜坠、独倚栏干等体现了闺中女子的愁苦及孤单寂寞。(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表现了女子思念情人,急盼情人归来的急切心情。(情感) 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 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1、知人论世,准确记忆作者的有关资料。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 3、关注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1)英雄:多慷慨激昂、矢志报国 (2)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 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3)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怨”。 (5)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6)隐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7)征人:献身边塞、反战思归 (8)悲士:多功业难成,报国无门 北陂(bēi)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1、提炼描写物象特征的词语;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体现作者的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向往或追求; 1、找准意象,感受其特征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 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3、表达作者的情感。 译文 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 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法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 在山中月下的美景,我还哪里计算路程的远近呢?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呢! 夜风送来了钟声,我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 译文: 在南浦凄凉愁苦的分别,秋风萧索而且黯淡。 回头看一次就肝肠寸断,好好离去吧,不要再回头了。 译文: 在耶溪采莲花的姑娘,莲歌飘散,一看见陌生客人就一边划着船一边唱着歌儿,转变船楫。 笑着躲进花草丛中,假装很害羞的不肯出来,仿佛是因为怕羞而不敢见客一般。 注释 ⑴春怨:一题“伊州歌”。 ⑵打起:打得飞走。 ⑶莫教:不让。 ⑷妾:女子的自称。 ⑸辽西:大约指唐代辽河以西营州、燕州一带地方。即今辽宁省锦州、朝阳至北京市东北怀柔、顺义一带,隋代因秦汉旧名曾于此地置辽西郡,寄治于营州,唐初改曰燕州,州治在辽西县。 译文: 我敲打树枝把黄莺儿赶走,不让它在那里声声啼鸣。 鸣声会惊破我的好梦,到不了辽西去会见亲人。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第1节 训练:巩固·反思 第1节 训练:巩固·反思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