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以往考题 6 用FeCl3溶液滴入沸水,制取氢氧化铁溶胶。写出产生电位离子的反应式 : FeCl3 + 3H2O == Fe(OH)3 + 3HCl Fe(OH)3 + HCl == FeOCl + 2H2O FeOCl == FeO+ + Cl- 胶团结构的表示式 : {[(Fe(OH)3] m·nFeO+·(n-x)Cl-}x+ · xCl- 7 胶体具有 丁达尔 效应,通过此效应可鉴别 胶体与溶液。 *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的尺寸:1~100nm,处于宏观粒子和微观粒子交界的过渡区域,其特性不同于宏观粒子,也不同于微观粒子。呈现出一系列奇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纳米材料因粒径小,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小而急剧增大。表面上原子的结构与晶体和非晶体都不同,而更接近于气态。 * 纳米材料 纳米银在100℃时就熔化,而普通银熔点为961℃. 纳米铁的抗断裂应力比普通铁高12倍。 用纳米铂作催化剂可使乙烯氢化温度从600℃降到室温。 纳米塑料的耐磨性是黄铜的27倍。 医药功能化纳米微粒:比人体中红血球小100倍,可以在血浆中自由运动。实施各种分子设计,使其具有“识别”和“定向”的功能,用于疾病的早期疹断、药物的定向输送、疏通脑血管中的血栓、清理心脏动脉沉积物。 携带药物的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在外加磁场的导航下,到达病变部位,进行定向治疗。 * 1.6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自学) 1.6.1 高分子溶液 相对分子量大于104,蛋白质、核酸、DNA; 合成橡胶、合成塑料、 1.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1)不能透过半透膜、扩 散速度慢等。 (2)高分子溶液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 (3)溶解的可逆性。 (4)高分子溶液具有一定的抗电解质聚沉能力 。 * 2. 高分子溶液的盐析和保护作用 在高分子溶液中 加入少量电解质不会聚沉。通过加入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称为盐析。盐析除中和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的电荷外,重要的是破坏其水化膜,需加大量电解质。 (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水化膜) 实验表明, 盐析能力与盐类离子的种类有关. 一些离子盐析能力的顺序(也称感胶离子序)是: (阴)柠檬酸酒石酸SO42-醋酸Cl-NO3-ClO2-I-. (阳) Li+K+Na+NH4+Mg2+ 这种顺序与离子的水化顺序极为一致. 盐析作用 * 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聚沉和保护作用示意图 (a)聚沉作用 (b)保护作用 若在溶胶中加入较多的高分子化合物, 许多个高分子化合物的一端吸附在同一个分散相粒子的表面上, 或者是许多个高分子线团环绕在胶体粒子周围, 形成水化外壳, 将分散相粒子完全包围起来, 对溶胶则起保护作用. * *高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高分子化合物可使溶胶聚沉. 好的聚沉剂应是相对分子量很大的线型聚合物, 如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 其相对分子量可高达几百万. 搭桥效应: 一个长碳链的高聚物分子可以同时吸附在许多个分散相微粒上, 通过“搭桥”把胶粒联结在一起, 引起聚沉. 脱水效应: 高聚物分子由于亲水作用强, 其溶解与水化作用使胶粒脱水, 失去水化外壳而聚沉. 电中和效应: 离子型高聚物吸附在带电的胶粒上而中和了胶粒的表面电荷, 使粒子间的斥力势能降低, 而使溶胶聚沉. * 乳浊液: 由两种不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液体所形成的粗分散系统. 如牛奶, 含水石油, 炼油厂的废水, 乳化农药等. 乳化作用: 油水互不相溶, 只有加入乳化剂才能得到比较稳定的乳状液, 乳化剂的这种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常用的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某些固体也能起乳化作用. 乳状液的类型: 水包油型 微小油滴(通常指有机物)分散在水中, 符号O/W 如牛奶、豆浆、农药乳化剂等。 油包水型 微小水滴分散在油中, 符号W/O,如石油。 1.6.2 乳浊液 *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性质: 当它被加入到某一物质中后, 能够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从而使一些极性相差较大的物质也能相互均匀分散、稳定存在。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 由极性基团(亲水)(通常是一OH、一COOH、一NH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