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课件
北朝的演变 小结: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此歌产生于北魏时期。敕勒族民歌,本为鲜卑语,后译为汉语。 北朝民歌欣赏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作用 措施 孝文帝改革 作用 目的 孝文帝迁都 民族 时间 北方统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 439年 1、平城气候干旱,粮食供给不足。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 统治。 3、不利于鲜卑族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更好地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加强了同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吸收汉族文化;2、加强了对整个黄河流域的控制。3、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宏伟壮观的城市。 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采汉制;学汉礼 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鲜卑族(北魏) 原因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北朝 前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哪些? 1、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北方。 2、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3、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前秦、北魏、十六国中的一些政权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过哪三次统一局面? 各族人民长期接触 民族融合的趋势 北魏政府的改革 迁都洛阳 改革措施 民族融合 北方各族封建化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汉人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都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民族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政治制度 文化 汉族 以农耕为主 定居 封建社会 先进 北方少数民族(胡) 以游牧为主 逐水草 而居 奴隶社会 相对落后 民族比较表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 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孝文帝迁都 洛阳 平城 贺 贺 赖 元 拓 跋 楼 贺 楼 陆 步六狐 刘 独 孤 穆 丘墓陵 汉 姓 鲜卑姓 汉 姓 鲜卑姓 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顺应民族融合和封建化的历史发展潮流—— 根本原因 2、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3、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