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复习提纲(一、二单元)解析
九年级(上)化学复习提纲
绪言
1.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3.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 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常见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即形态)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伴随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判断依据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变化 扩散,蒸发,破碎,挥发,熔化,木材制成桌椅,铁水铸成锅,海水晒盐,分离液态空气制O2,海水淡化(蒸馏),活性炭吸附异味,活性炭净水 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铁(Fe)生锈(Fe2O3)、农家肥料的腐熟、一切燃烧现象、光合作用(CO2+H2O→C6H12O6+O2)、煤气中毒、嚼米饭时有甜味,及所有能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联 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却是化学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1. 发光放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物理变化
2. 不是所有爆炸都是化学变化:燃烧引起的爆炸(煤气爆炸、火药爆炸)→化学变化
气球爆炸,锅炉爆炸,自行车轮胎爆胎→物理变化
3. 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
考点二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 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 例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伸性、吸附性、磁性等 助燃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活泼性等 区 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注意:
1. 性质(本身属性):能、难、易、会、就、可
变化(过程):已经、了、在
用途:可用于
2.物质的用途由他们的性质决定。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考点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蜡烛(石蜡)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没有气味,质地较软(硬度小),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发黄色火焰,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不同位置,约1-2s后取出,火柴梗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另一个烧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后 冒白烟;点燃白烟(实为石蜡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石蜡,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蜡烛又重新燃烧 蜡烛燃烧的表达式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考点二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
1.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澄清的石灰水)
2. 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少。(燃着的小木条)
3. 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借助玻璃片或镜片)
考点三 化学学习的特点
1. 关注物质的性质
2. 关注物质的变化
3. 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
考点一 认识仪器
常见的化学仪器有:试管、烧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胶头滴管、锥形瓶、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量筒、试管夹、酒精灯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4个: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有4个:烧杯、烧瓶(包括平底烧瓶、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等。
考点二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 “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节约原则: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 处理原则“三不一要”: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考点三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 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时先使试管倾斜,把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化学仿真测试5解析.doc
- 化学元素对金属材质的影响PPT解析.ppt
- 包豪斯校舍分析。。。。解析.ppt
- 化学初三笔记大全解析.doc
- 化学中考总复习(实验探究+推断题)解析.doc
- 化学动力学3解析.ppt
- 化学人教新课表九年级下8.1金属材料课件1(共19张PPT)解析.ppt
- 化学反应基础、热效应、方向解析.ppt
-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解析.ppt
- 化学口诀大全解析.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