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领式结盟展实施方案
绵竹市教育局
关于 引领式结盟发展实验的工作方案
实验工作背景
灾后重建中,绵竹教育被列为重点民生建设工程,优先规划、优先建设。经过灾后重建,绵竹教育硬件建设及教育教学设施实现跨越式提升,城乡基础教育条件基本均衡。《绵竹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推进区域内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作为七项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并将充分利用教育重建后形成的城乡基础教育条件基本均衡的有利条件,全面推进以“五个缩短”为工作内容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作为六项重点实施工程之一。绵竹市人民政府在2011年12月7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列入了2012年政府重点工作。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作为一所区域名校,被列为首批“名校+新校”
引领式结盟发展的试点学校。2011年9月20日,绵竹市教育局党委提出“六个统一、一个保留”指导思想,正式确立了绵竹市大西街小学对绵竹市春溢小学实施引领式结盟发展,建立绵竹市大西街小学春溢校区。
备注:全面实施以“五个缩短”为工作内容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战略目标。 “五个缩短”即通过后重建时期江苏对绵竹教育“软实力”支援,逐步缩短办学思想的东西部差距;通过学校校长划片捆绑,实现校际管理水平的差距缩短;通过骨干教师队伍定向交流,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差距缩短;通过合作教研和联合考核,实现校际教学质量的差距缩短;通过校际学生活动互动,教育特色互补,实现学生教育质量的差距缩短。
——引自《绵竹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管好用好教育资源,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引自绵竹市人民政府2011年12月7日《政府工作报告》
二、学校概况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其前身为1745年(清乾隆十年)成立的“晋熙书院”。“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曾就读于该书院。1904年,按现代学制建成“绵竹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为绵竹境内最早建成的一所新式学堂。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定名大西街小学,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示范小学”。1991年,跻身全国百余所“中国名校”。先后荣获“全国雏鹰大队”、“全国优秀少先队组织”、“全国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殊荣。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特殊党费”全额援建项目,2010年1月26日,一所气质高雅、布局精巧、安全牢固的新校园全面落成。学校现有教学班25个,在校学生1247人。在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后重建时期,学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指南,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办学思想,强力实践“博约”教育策略。通过三年的努力,一所装备一流、特色鲜明的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化学校焕发着新的生机。
绵竹市春溢小学是位于绵竹市西南城郊的一所新兴城市小学,迄今走过五年的办学历程。经江苏省盐城援建者139个昼夜辛勤援建,2010年1月20日,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安全牢固的新校舍全面落成。学校占地面积25.8亩,建筑面积5339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为12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540人。主要招收西南镇、剑南镇适龄儿童及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由于受区域位置和生源自然缩减的影响,学校现有教学班10个(其中幼儿班2个),在校学生300余人。
三、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充分利用绵竹市大西街小学的名校资源优势,在教育理念、师资
培养、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环境创建等方面对春溢校区进行深度开发,不断提升春溢校区的社会知名度和区域教育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校区重建资源在全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将春溢校区创建成一个学生素质教育空间得到充分拓展的教育基地,一所名校效益孵化下的现代化教育资源丰富的知名学校。
(二)阶段实施目标
2011年10月—2012年12月
年度主题: 环境文化建设
核心目标:
以环境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春溢校区的区域吸引力,基本实现区域生源巩固。
具体目标:
1、进行 “青少年数学宫”、“生态实践园”和“劳技专用教室”建设,构建春溢校区以学生自主创新活动为特色的课程综合实践平台,丰富校区文化内涵。
2、进行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及相关辅助环境建设,完善春溢校区教育设施设备,丰富校区现代化教育环境资源。
3、实施校外道路和校内绿化改造,优化育人环境,增强社会认知度。
2013年
年度主题:特色课程建设
核心目标: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春溢校区的县域吸引力,实现生源基本班额饱和。
具体目标:
1、依托“青少年数学宫”,构建以“珠心算”探究式学习实践为主要特色的数学活动课程。
2、以“学生生态实践园”及“劳技专用室”为活动基地,建设以提升学生自主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科技活动课程。
3、依托晋熙校区探索开发的“磁石课程”及“自主目标”式课程的经验,通过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