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动物源性成分.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动物源性成分

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饲料安全与动物生产、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动物废弃物进入饲料行业曾经弥补了蛋白质饲料不足的缺口,但却带来了新的问题。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定性或定量检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适用于各种样品、基于各种原理的方法和技术被开发出来。本文以组织学特征为基础的显微镜分析方法、以蛋白质和DNA为基础的免疫学和PCR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在动物源性饲料组分中的研究应用进展等方面做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饲料安全已与动物生产、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 密切相关。动物源性副产品因富含蛋白质、钙、磷等 营养成分而被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但现有的证据表 明, 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未经加热处理牛源性饲料或 感染过痒病因子的牛( 羊) 肉/ 肉骨粉( MBM) 后能够 引发和传播疯牛病( BSE)。 我国于1999、2001和2004年先后 下发了关于对动物源性饲料生产和管理的相关条例, 主要对反刍动物源性饲料组分、MBM、肉粉、骨 粉、血粉、动物内脏干粉和动物废弃物等使用做了严 格的规定。目前关于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主要 以样品的组织学特性和品种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 ( 如蛋白质、DNA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等) 为对象, 其 中PCR技术发展迅速, 已逐步被世界各国采用。但 由于动物源性饲料组成上的复杂性, 单一的PCR技 术仍不能克服耗时、效率低和假阳性等问题。因此, 研究并建立一种( 套) 快速、灵敏、可靠的动物源性饲 料检测技术, 对于提高饲料质量、防止饲料掺假、控 制进口饲料安全和制订相关饲料法规等均具有重要 意义。 本文中动物源性成分 是指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 脏器)、水生动物产品等,检测技术是指上述成分中蛋 白质和DNA等具有种间特异性物质的物种鉴定和含量分 析技术。该技术已成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安全的重要技 术手段。 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通常建立在对样品蛋白质、 DNA、脂肪酸等分子结构、序列或组成特异性分析的 基础上。涉及的技术手段包括酶联免疫、聚合酶链式 反应、电泳、色谱、生物传感分析等。本文根据分 析对象对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进行分类论述,讨论各 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 1. 1 以组织学为基础的检测技术 饲料显微镜分 析技术主要以组织学特性为基础, 借助立体显微镜 观察样品粗糙片段的形态学构造, 同时利用光学显 微镜观察细小颗粒的组织学构造, 从而区分不同组 织。显微镜技术以前主要用于产品品质认证( 纯 度) , 能够鉴别产品混合物中植物( 如面粉、香料和饲 料等产品) 或动物源性组分( 如颖苞、糊粉细胞、淀 粉、血块、骨碎片、羽毛碎片、毛发、肌肉纤维等) 。 BSE出现以后, 一些国家和研究机构利用饲料显微 镜技术结合沉淀分析能够检测混合饲料中动物源性 饲料组分, 检测精度可达0. 02%~ 0. 1%。该方法 主要过程如下: 样品粉碎到一定的粒度后, 利用组合 显微镜( 放大倍数可达400) 估计骨碎片与非骨碎 片( 肌肉碎片) 的比例。大部分的骨粉碎片通过沉淀 分析, 粉碎的样品悬浮在四氯乙烯中, 根据溶液的密 度区分颗粒( 闻伟刚等, 2004)(闻伟刚, 赵秀玲, 等. 进口饲料中牛、羊源成分的PCR同时检测 方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4, 12(2): 167~169.) 。沉淀物中, 骨刺部分 利用分级筛收集后称重, 最后计算动物源性组分的 总重量。目前欧盟官方已将饲料显微镜分析技术作 为检测动物源性饲料成分的方法, 并且制定了严格 的操作规程 , 可以区分反刍动物饲料中肉及肉骨粉、喷雾 血粉、家禽废弃物和鱼粉( Ronaldo等, 2004)(Ronaldo L, Sanches, Juarez F, et al. Inhouse validation of a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nimal meals in ruminant feeds by microscopy. Food Control, 2004, 1~8.) 。 低倍镜下沉淀物的一般结构和颜色是鉴别肉骨 粉来源的第一信号。哺乳动物的骨碎片呈白色或淡黄 色, 禽类骨碎片的颜色发暗, 这些骨碎片都是不透明 的, 而鱼类骨碎片要比哺乳动物和禽类的透明。高倍 镜下可以看到哺乳动物的骨碎片呈椭圆形近似圆形, 根据骨碎片的品质与透明度的不同, 用导管有时也能 看到, 有时环行骨板的方向也能看到。与哺乳动物相 比, 禽类的骨碎片更加尖锐, 腺窝更圆, 用导管看不 到。鱼类的骨呈扁平状, 其陷窝为拉长的梭形, 连成网 状, 而且根据鱼的种类不同也呈现一定的多样性。这 些特征是最一般的特征, 在实际的检验中变化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