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从历史学民俗学的角度解密西周饮食文化
西周饮食研究
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进行其他活动的前提。利用《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国语》等文献资料,考察周代社会,我们便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周代社会除了农业生产活动之外,就是饮食活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祭祀与实践礼仪,都有饮食的影子。周代饮食与礼仪紧密地联系,是中国饮食礼仪性重大进步的一代。本文旨在从当时饮食的种类、器具、活动和礼仪等方面展现周代饮食的基本风貌和其等级性、家族性、礼仪性等特点。
孔子曾说:“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认为周代重视的四件事其中之一就是饮食。反映西周历史的《尚书·洪范》介绍了治理国家的大法,谈到周代的八政是“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把食列为八政之首。而《礼记·王制》中也把饮食列为第一,文曰:“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周代把饮食作为八项政事之一,必然对饮食有特殊的规定,那就是饮食必须与周代等级社会相一致,同时在饮食中贯彻统治者的思想。另外,饮食之重要我们可以从《周礼》所记载的人员名册上充分地看出来。在负责帝王居住区域内的约4000人中,有2200多人,或者说有约60%以上是管理饮食的。包括:162个膳夫,70个厄人,128个内赛,62个亨人,335个甸师,62个兽人,344个渔人,28个腊人,110个酒正,340个酒人,170个浆人,94个凌人,31个拨人,61个酸人,62个酸人和62个盐人。在对西周饮食的研究中,无论是其饮食的种类、器具还是跟饮食相关的活动和礼仪,我们都可以看到周代社会等级性、家族性、礼仪性的影子。这对认识周代宗法伦理思想对人们日常生活(特别是贵族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种类
周代食物的基本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包括以农业为基础的黍稷稻粱菽麦的谷物和冬瓜、葫芦葵藿等蔬菜。《周礼·夏官》中还设职方氏职掌全国九州岛所产的“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九州岛所产谷物、禽畜、鱼、盐等物产各不相同,具体如表 1。
其次是通过畜养上表提到的马牛羊鸡犬豕等六蓄和狩猎获得犀象、糜、鹿、虎、狼类以及打渔所得到的鱼类等肉食。我们按照其加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煮、蒸、炰、燔、脍、炙、羹、肉酱、脯、腊等。
1、煮:煮食是周人饮食方式的最主要的一种,常见于史籍。《诗·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蒸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诗·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亨于祖考,执其莺刀,以启其毛,取其臼嘴。是蒸是享,苾苾芬芬”,《诗·枫会·匪风》:“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左传·昭公二十年》也有“以烹鱼肉”等记载。
2、蒸:蒸食是烹调技术之一,其最大特点是,烹调出来的菜肴,原汁原味.味鲜汤清,香气浓醇,清淡不腻。《诗·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西周《陈公子献》铭文记曰:“用蒸稻梁”,《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是蒸是享,苾苾芬芬”。
3、炰:是指用烂泥涂抹食物并置火中烧熟。《诗经》中屡见记载,如《诗·小雅·瓤叶》:“有兔斯首,炰之燔之”,《诗·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龞脍鲤”,《诗·大雅·韩奕》:“其肴维何?炰鳖鲜鱼”,《鲁颂·阅宫》:“毛炰胾羹,笾豆大房”。
4、燔:指将带毛的肉直接用火烧熟。《小雅·楚茨》:“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小雅·瓤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大雅·生民》:“取羝以軷,载燔载烈”,《大雅·行苇》:“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大雅·兔整》:“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左传·襄公22年》:“与执胳焉”,燔通胳,也是古代祭祀用的烤肉。《谷梁传·宝公十四年》:“服者何也?……祭肉也,生曰服,熟曰胳”。
5、脍:指碎切鱼肉,生食之。《诗·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热鳌脍鲤”。
6、炙:指将肉穿上,架在火上熏烤使熟,《诗经》中多有反映。《小雅·楚茨》:“为俎孔硕,或播或炙”,《小雅·瓤叶》:“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大雅·行苇》:“解酿以荐,或燔或炙”,《大雅.尧繁》:“旨酒欣欣,燔炙芬芬”。
7、羹:指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汤食物。《鲁颂·閟宫》:“牺尊将将,毛炰胾羹”,歇羹即瘦肉汤,也许就是今元的肉丝汤。《礼记·内则》曰:“雉羹麦食”,是说吃麦饭喝鸡汤,《礼记·王藻》云:“诸侯玄端以祭……朔月少牢,五俎四簋,子卯稷食菜羹
8、肉酱:见《大雅·行苇》:“醓醢以荐,或燔或炙”,《礼记·少仪》:“糜鹿为菹”,菹也称肉酱。此外,兽类杂碎亦是食用的,《大雅·行苇》:“嘉肴脾臄,或歌或咢”,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更能说明之,赵固ml:7号鼎中,ml:8号鼎中,皆满装了无骨的肉块,肝肺之类。
9、脯:就是咸肉或咸肉片,不加姜、桂,只抹盐晒干而成,《大雅·尧》:“尔酒既湑,尔肴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