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龙的特性.
碳纤维增强尼龙的特点?
????碳纤维具有质轻、拉伸强度高、耐磨损、耐腐蚀、抗蠕变、导电、传热等特点,与玻璃纤维相比,模量高3?5倍,因而是一种获得高刚性和高强度尼龙材料的优良增强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分为长(连续)纤维增强和短纤维增强两大类。纤维长度可从300~400m?到几个毫米不等。过去10年中,人们在改进不同种类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方法和性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从预浸树脂到模塑法加工,从短纤维掺混塑料注射加工到层压成型,?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制作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目前普遍认为,长(连续)纤维有高强、高韧方面的优越性,短切纤维有加工性好的特点。因此,长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加工上完善成型工艺、短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方向。 ????根据碳纤维长度、表面处理方式及用量的不同,还可以制备综合性能优异、导电性能各异的导电材料,如抗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面状发热体材料、电极材料等。碳纤维增强尼龙材料近年来发展很快,因为尼龙和碳纤维都是各自领域性能优异的材料,其复合材料综合体现了二者的优越性,强度与刚性比未增强的尼龙高很多,高温蠕变小,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尺寸精度好,耐磨,阻尼性优良,与玻纤增强尼龙相比有更好的综合性能,如表所示。
??
增强纤维 碳纤维 玻璃纤维
30%? 特性 测试方法 15% 30% 40%? ?无添加 相对密度 JIS K7112 1.20 1.26 1.32 1.40 1.14 拉伸强度/MPa ASTM D638 117 182 235 170 80 (76) (116) (165) (100) (55) 断裂伸长率/% ASTM D638 4
(6) 4
(4) 3. 5
(4) 5
(4.5) 60
(200) 弯曲强度/MPa ASTM D790 210 270 330 260 130 (101) (197) (264) (125) (65) 弯曲弹性模量/MPa ASTM D790 9400 16100 22000 8000 3300 (49) (106) (154) (40) (12) 缺口冲击强度/(kJ/m2) ASTM D256 4(7) 5. 5(8) 4(7) 7(9) 4(14) 洛氏硬度(R标准) ASTM D785 121(102) 122(106) 124(118) 120(113) 118(100) 弯曲疲劳强度(106次)/旨3 ASTM D671 43(30) 58(43) ― 37(20) 吸水率(23℃,24h)% ASTM D670 0.8 0.65 0.65 0.7 1.5 线胀系数/(105/K〉 ASTM D696 1.3/10 0.7/8 0.6/6 1.5/8 10/10 成型收缩率(流动方向)/% ASTM D955 0.15 0.05 0.03 0.29 1.80 热变形温度(1.82MPa)/℃ ASTM D648 248 250 250 248 66 热导率[W/(M*K)] ASTM C177 0.41 0.52 0.7 0.35 0.23 动摩擦因数 东丽法 0.07 0.2 0.36 0.15 0.23 磨耗量/[g/m2)???h] 东曲法 试料 4.0 11.0 14.0 15.0 7.0 对磨材料(S45C) 0.2 0.1 0.2 1.9 0.2 体积电阻率/Ω?? cm ASTM D257 100~1000 10~100 10~100 1017 1017 ??? 注:()内为吸水时的值,无增强纤维时的含水率为2.5,含增强纤维15%、30%、40%时含水率分别为1.9%、 1.6%、?1.5%;线胀系数用流动方向/垂直方向表示。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与基础树脂、增强纤维性质、纤维与树脂界面的结合程度、成型挤出工艺、增强纤维的长度及分布状态有关。要想得到高强度的碳纤维增强PA66,应尽量使碳纤维保持较大的长径比,在螺杆组合得当的情况下,保证碳纤维一定的长度是有可能的,一般长度分布在0.2~.30mm最大长度在0.5mm。 ????碳纤维增强尼龙与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有很大差异。碳纤维不耐剪切,在螺杆组合设计上要保证剪切力适当,使纤维长度在要求的尺寸范围内。在熔融区要保证尼龙充分熔融,在捏合区要适当减少捏合元件,以保证碳纤维有一定的长度,才能产生较好的增强效果。在双螺杆挤出中,在保证碳纤维在尼龙基体中分散良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证碳纤维有较大的长径比,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碳纤维的增强作用。 ????碳纤维是综合性能很全面的材料之一,其价格也较为昂贵。使用碳纤维增强尼龙,在提高尼龙的多项性能的同时,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