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保护嗓子.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保护嗓子

有效保护嗓子 「安静!安静!不准讲话……」方老师一脸无奈的望着失控的场面,心里想着再过几天就是月考了,课还赶不完,自己的喉咙又一直疼的厉害,虽然医生一直叮咛他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但是,紧接着而来的考试却逼着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和自己的身体搏斗,生理及心理的压力,及学生的无法体谅,几乎要击溃了他,于是他不停地问着自己:「我该怎么办?」 上述方老师的例子,相信是很多教师的共同心声,可是,根据许多调查结果却显示,少有教师真正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喉咙,对于自己的「喉事」也多抱持着「得过且过」、「随它去」、「莫可奈何」的消极态度。然而,我们都知道,教学工作是一个靠嘴巴吃饭的行业,如果老师拥有的是个破锣嗓子,不仅仅自己听起来不舒服,也可能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但是,一个老师每一天平均要上三至六堂课,每堂课又需要四十~五十分钟不等,经年累月的大声讲话,很少有声带不受到损害的。再加上抽烟、严重的空气污染与环境噪音等因素,若又没有做好保养的工夫,情况可能就更加严重了!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保有一个健康的嗓子呢?为了研究道个问题,笔者由多方管道而访问到了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教授,并搜集了各种有效保护喉咙的方法及资料,综合出了个人一些小小的意见,也希望这些方法能对以后同样从事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壹、保护喉咙的妙方 一、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 能够认清什么是「声音的滥用」或「声音的误用」对保养嗓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若在嘈杂的环境中处久了,可能有些人会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声量而不自觉,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声音的滥用。如果故意嘶叫、大叫,则是一种误用。而平时故意去「咳干净」、「清理嗓子」的动作也可能伤害了嗓子(廖宏才,民79)。 那么要如何做到简单而正确的发声方法呢?我们可依以下列方式先分 项练习,而后再加以混合运用。 (一)放松肌肉的运动 (张敏宜,民80) (1)首先放松颈部肌肉,让头颈左右上下旋转八次。 (2)放松肩膀肌肉,肩膀前后各转动八次。 (3)腰部肌肉放松,前俯后仰,左右侧弯,各练四到八次。 (4)手腕,脚踝轻轻摇动,以放松指间神经及肌肉。 除了上述方法,笔者也曾尝试过曹启权医师在报上刊登过的「竖大拇指赶走焦虑法」,而有不错的效果。它是用自己的大姆指逐力点按另外一只手掌上的穴位一一少府穴,不久不但会出现心胸开朗的感觉,也能够使全身肌肉放松下来。(曾放权,民84)。 (二)深呼吸 扩张上胸,肩膀宜放松,提起下肋骨,下降横隔膜,腹肌拉紧。而练 习的方式如下(张敏宜,民80): (1)口耳同时作深吸气,慢吸八拍,再慢吐八拍。 (2)慢吸八拍,很快的吐出。 (3)快吸后,再以「ㄙ一一」的长音,如轮胎泄气似的慢慢吐出,以中拍二十拍为准。 有了上述的练习之后,我们也可以自己尝试做做自我检查,王淑俐教授就曾经在「成长与学习,的录像带中提供了一套简便的检查方式:将手放在后腰部上方,做几次深呼吸的动作,吸气时后腰会向外扩张,呼气时则会缩入。但须注意的是,若你采取的是坐姿,则须保持上身端正,双脚并拢来作检查:若采取的是站姿,也须上身端正,两脚与肩同宽。 了解了如何使用腹部呼吸法之后,若教师们能加上有恒心的练习,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则「气能足」的情况下,「力」当然也就能「够」教学质量自然也能提高。除此之外,讲话时也切记要能放松的呼吸,因为,只有能放松的呼吸之后,才容易说出话来(廖宏牙,民79)。 (三)共鸣的控制 舌骨向前缓缓升起,使咽悬在中间位置,则声带能够在一定音高之下做最长的振动。一般我们说话,以口腔共鸣为主,良好的共鸣,一定要有正确的发声位置,否则,有再大的共呜腔也运用不上。好的共鸣听起来非常优美甜蜜:但若没有好的共鸣,说话就容易让人觉得中气不足,而这样的结果常让说话者更加用力地使用喉咙到胸腔的肌肉;但声音却显得更沉闷,愈沉闷愈用力,恶性循环的结果,五脏六肺都加重了负担!要有良好的头腔共鸣,我们可以试试站着身子,然后把头弯下,头朝地面放松的垂着。这时,你会感到头部像脑出血似的,有些胀胀的感觉,朝那一点哼哼,发几个音,并且试着把每个音都打到那个点上,习惯了再站直,看看还能不能将声音发到那个定点,若能做到就差不多了(张敏宜,民80);或是让发音位置向前向上,亦即发声时可利用靠近鼻音的位置,而非舌根 的位置,如此也能加强声音的共鸣强度。 有位平剧唱腔的老师曾经说过,发声的方法是:「气入丹心、头顶空虚、两腰旋转、两肩旋转」,造句话的确把基础的发声法点的一清二楚(张敏宜,民80)。和用共鸣,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就能拥有明亮的声音,也希望教师们能够试一试。 (四)用肚子发声 有些老师在课暇之余,都喜欢到KTV、卡拉OK去唱上几曲消遣,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