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重量分析法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分析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y Titrametry 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生成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再使之转化为可称量形式进行称量。 汽化法: 通过加热或其它方法使挥发性组分逸出,然后根据试样质量的减轻;或用吸收剂将逸出的该组分的气体全部吸收,根据吸收剂质量的增加来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溶出法: 测定可溶或不溶组分。 电解法: 利用电解的方法使待测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电极增加的质量即为金属析出质量(测Cu2+)。 活度积 溶度积 盐效应 同离子效应 酸效应 络合效应 其它因素 同离子效应 酸效应 络合效应 共沉淀:沉淀生成过程中,溶液中一些可溶性杂质被沉淀携带而一起沉淀下来的现象。 吸附共沉淀:由于沉淀表面离子电荷的作用力未完全平衡,因而在沉淀表面产生一种自由力场来吸引溶液中相反电荷的离子。 吸留:被吸附的杂质机械地嵌入沉淀中。 包藏:母液机械地包藏在沉淀中。 混晶:如果试液中的杂质(杂质离子)与沉淀(构晶离子)具有相同的晶格或相同电荷和相近离子半径,杂质将进入晶格排列中形成混晶。 吸附共沉淀 吸留和包藏 后沉淀: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物质。 沉淀小结 吸附共沉淀(服从吸附规则) 胶体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 减免方法——洗涤 包藏共沉淀(服从吸附规则) 晶形沉淀不纯的主要原因 减免方法——陈化或重结晶 混晶共沉淀 BaSO4- PbSO4, AgCl-AgBr, AgCl-AgI 减免方法——预先将杂质分离除去 后沉淀 主沉淀形成后,“诱导”杂质随后沉淀下来 减免方法——缩短沉淀与母液共置的时间 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 1 采用适当的分析程序和沉淀方法。 2 降低易被吸附离子的浓度。 3 针对不同类型的沉淀,选用适当的沉淀条件。 4 沉淀分离后,用适当的洗涤剂洗涤沉淀。 5 必要时进行再沉淀。 冯·威曼(Von Weimarn)经验公式 晶形沉淀(BaSO4) ① 稀 ② 加HCl ③ 热 ④ 滴加、搅拌 ⑤ 陈化 ⑥ 洗涤 无定形沉淀(Fe2O3·xH2O) ① 在浓、热溶液中进行,快 ② 有大量电解质存在 ③ 趁热过滤,不必陈化 ④ 可二次沉淀,去杂质 SiO2的测定 * * 重量分析法的定义: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的方法。 §9-1 重量分析概述和分类 重量分析法的测定:先用适当的方法使被测组分与其它组分分离,然后用称量的方法测定该组分的含量。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沉淀法、汽化法、溶出法和电解法。 重量分析法的优点:准确度高,Er:0.1~0.2%;不需要标准溶液;可测P、S、Si、Ni 等。 重量分析法的缺点:慢,繁琐;S、Si的仲裁分析仍用重量法。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9-2 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重量分析的准确度:非常高,其依赖于沉淀技术及沉淀的性质。 沉淀的化学计量组成必须确定,且可重现。 沉淀在母液及洗涤液中的溶解度足够小。 体系中的其它元素及成分对沉淀的干扰最小。 沉淀的表面积小,不易吸附杂质。 沉淀从母液中分离容易,且有合适的洗涤液洗涤。 热力学稳定,便于干燥;干燥产物稳定,不吸水。 试样 难溶化合物 (沉淀形式) 重量分析法的过程: 沉淀剂 洗涤 过滤 灼烧 称量 纯净物质 (称量形式) 沉淀要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要小,溶解损失应 0.1 mg。 沉淀要纯净,尽量避免混进杂质,并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组成必须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计量的依据)。 稳定 (不吸收水、CO2)。 摩尔质量大 (减少称量误差)。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沉淀剂的选择:(1) 较好的选择性;(2) 易挥发或灼烧除去;(3) 易于分离和洗涤。 无机沉淀剂的特点:选择性差;溶解度较大;易引入杂质。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选择性高;溶解度小;分子量大;选择性好。 Al2O3 ? + Al3+ Mg2P2O7 ? + Mg2+ BaSO4 BaSO4 ? BaCl2 + AgCl AgCl ? AgNO3 + Cl- 称量形式 沉淀形式 沉淀剂 被测物 120?C 800?C 1100?C 120?C 1200?C 沉淀重量法实例: ? ? ? ? 滤、洗、烘 ? ? ? ? 滤、洗、烘 ? ? ? ? 滤、洗、烘 ? ? ? ? 滤、洗、烘 ? ? ? ? 滤、洗、烘 沉淀重量法的应用: 例:分析不纯的NaCl和NaBr混合物时,称取试样1.000 g,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AgCl和AgBr 0.5260 g。若将此沉淀在氯气流中加热,使AgBr转化为AgCl,再称重为0.4260 g。求试样中NaCl和NaBr的质量分数。 解: §9-3 沉淀完全的程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沉淀完全程度的判据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