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轴对称圆巷喷锚支护设计计算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
Δuob = 1.06cm。已知围岩塑性区变形区变形模量E0=1.764×103MPa,泊松比ν= 0.5。凝聚力C=0.058MPa ,内摩擦角Φ=350。容重r=27KN/m3,侧压系数λ=1。喷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 = 1.764×104MPa, 泊松比νc= 0.17,抗拉强度Sc= 19.6MPa,锚杆拟采用16号锰钢,其抗剪强度?b = 321.5MPa,抗拉强度St = 509.8MPa,弹性模量Eb = 1.96×105MPa,锚杆锚固力为15×104N。
设计计算步骤
确定围岩加锚杆后的C1,?1的值
?值不变,计算由安装锚杆引起的围岩内聚力的变化值C1。
(1)
式中:C1 —— 巷道进行锚杆支护后围岩的内聚力;
F —— 锚杆的截面积,cm2;
?b —— 锚杆的抗剪强度,MPa;
e —— 锚杆的间距,m;
i ——锚杆的排距,m。
设计中近似认为围岩的内摩擦角没有变化,即
?1 = ? (2)
计算加锚杆后巷道周边位移
计算巷道自重应力
(3)
计算巷道位移系数Ib
初设加锚杆后的支护抗力
计算巷道在支护抗力为条件下的塑性区半径
(5)
其中:——为喷射混凝土的支护抗力,MPa;
——为锚杆提供的支护抗力,MPa;
—— 巷道直径,m;
计算巷道周边位移
(6)
计算锚杆提供的支护抗力
选用锚杆的有效长度L,求巷道松动圈半径
(7)
效验锚杆的有效长度L,
(8)
2.5721.47 符合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要增加锚杆长度。
校验锚杆的锚固力
计算围岩锚固后,锚杆前端围岩的径向位移和锚杆后端围岩的径向位移。
(9)
式中——为支护前巷道周边已产生的位移。
由于锚杆被拉升,其拉升长度为-,因此。锚杆中的拉力为Q。
拉应力为
(11)
比较锚杆中的拉应力与锚杆的抗拉强度,若锚杆的拉应力小于抗拉强度则锚杆不被拉断,若锚杆受到的拉应力大与锚杆的强度,可使用高强度锚杆或增加锚杆数量,即减小i, e。
计算锚杆的安全系数K1
(12)
计算锚杆的拉力Q
(13)
×F = 343.14×0.00038=13×104 N,可知锚杆的受到的拉力小于锚杆锚固力15×104 N,符合要求。
比较锚杆的拉力Q与锚杆最大锚固力,如果Q大于锚杆最大锚固力,则锚杆将失效,减小i,e
计算锚杆的支护抗力
(14)
效验喷层厚度
计算喷层支护抗力Pi
则,
初步设计喷层厚度为10cm,取安全系数K3 =1.2
喷层厚度t:
(15)
式中:Sc ——喷层的抗压强度,MPa;
要求喷层的计算厚度t小于初步设计的喷层厚度,否则增加喷层厚度。
计算喷层外壁位移ub
(16)
式中 ——喷层材料的刚度系数,MPa/ m;
(17)
式中 ——喷层材料的外半径,m;
——喷层材料的内半径,m;
——喷层材料的泊松比;
——喷层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喷射混凝土衬砌前巷道周边位移Δu0
Δu0 = uab – ub (18)
施工前实测巷道周边位移值与此计算值近似相等,或通过调控能满足Δu0计算值,则计算结束,否则应重新假设,
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
7
Rob
a
Rb
松动圈
塑性圈
锚杆
Rob
a
Rb
松动圈
塑性圈
锚杆
Uf
Ub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