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韶关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地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题类型(A)涂黑。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栏填写本科目试室号,在“座位号列表”内填写座位号,并用2B 铅笔将相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恒河三角洲某民居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1、图2),回答1~3题。
1.该民居建筑结构的最主要功能是
A.防蚊虫 B.通风散热 C.防洪涝 D.防震
2.图1景观出现时,
A.印度低压强盛 B.北京昼短夜长
C.恒河三角洲盛行西南季风 D.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
3.导致该民居不同季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的影响
C.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集中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2008年4月18日9时05分4.京沪高速铁路桥梁长度约1140km,占正线长度86.5%,采用以桥代路方式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经济区域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线路走向与既有京沪铁路大体平行
9.该海水淡化装置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B.太阳C.大气的热力环流原理 D.海水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同B.海水蒸发,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D.该装置
11.图中北面的河流和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分别是
A.向东 向西 B.向西 向东 C.向东 向东 D.向西 向西
12.图中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并没有选择在甲、乙之间,原因是
A.甲、乙之间距离较远 B.甲、乙之间相对高度较大
C.甲、乙之间地形起伏较大 D.甲、乙之间有难以逾越的河流
13.若该地区位于51°N、8.6°W附近,关于图中两河流航运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水量小,季节变化大
B.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有冰期
C.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D.两河均是典型的内流河
读某地锋线(虚线)附近气压及风向(箭头)状况示意图(图8),回答14~15题。
14.等压线a、b、c对应的气压值(单位:百帕)最有可能是
A.1000.0、1002.5、1005.0
B.1005.0、1002.5、1000.0
C.1002.5、1000.0、1005.0
D.1000.0、1005.0、1002.5
15.关于该地锋线附近气压及风向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附近是高压脊
B.图中风向只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
C.图中近地面水平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运动
D.影响该地的锋面系统是冷锋
根据表1所给资料回答16~17题。
省区 辽宁 京津翼 山东 沪苏 浙江 福建 广东 人均GDP(元) 11017 10087 9409 14413 12906 11293 11180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0.21 46.96 49.69 50.25 52.74 43.65 50.39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9.01 42.31 35.46 41.27 36.26 40.01 39.26 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0.19 0.35 0.10 0.46 0.60 0.40 1.32 16.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A.辽宁 B.山东 C.福建 D.广东
17.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
A.京津冀 B.沪苏 C.浙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