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罗建洪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总复习罗建洪解析

多层圆筒壁 l 热 传 导 q u1 Tw 热流体 T h1 高温流体 对流传热 低温流体 对流传热 冷流体 t h2 u2 tw 热对流的基本定律—— 牛顿冷却定律 对流传热系数,W/(m2.℃) 圆直管内强制湍流 。 应用范围: Re 104; 0.7Pr 120; l /d1 60; m 2cP; 定性温度: t = (t1+ t2) /2 , 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特征尺寸: l = d1→管内径 Re 104 l /d1 60 m 2cP 0.7Pr 120 对流传热 有相变 无相变 冷凝传热 沸腾传热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管外对流 管内对流 圆形直管 非圆管道 弯管 湍流 过渡流 滞流 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 注意:分清h 公式的适用范围 分清h 公式中的定性温度、特征尺寸、流速的计算 分类: 设备的热损失应为对流传热量和辐射传热量之和 热辐射——基本概念 高温设备的热损失 传热任务 传热能力 传热负荷(任务)的计算 1、冷热流体均无相变: Q = W1Cp1(T1-T2) = W2Cp2(t2-t1) 2、热流体冷凝放热,冷流体吸热: Q= W1g1= W2Cp2(t2-t1) 3、冷流体吸热汽化,热流体放热: Q= W1Cp1(T1-T2) = W2g2 4、冷热流体均发生相变 : Q= W1g1= W2g2 间壁换热器,忽略热损失,Q吸=Q放=Q 在间壁换热器中以蒸汽为加热剂时, 往往只利用相变潜热 传热过程的计算 传热推动力——平均温度差的计算 逆流、并流、 一侧变温: 错流和折流: ψ —— 温差修正系数 y 由查图或理论计算式得出; y1, y 应该大于0.8。 △t1 —— 换热器进口处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温度差; △t2 —— 换热器出口处热流体与冷流体的温度差。 总传热阻力(1/KA)—— K的计算 1、利用串联热阻计算 K 值 热 传 导 dQ u1 热流体 h1 高温流体 对流传热 低温流体 对流传热 冷流体 h2 u2 T1 T2 t1 t2 Tw tw T t 根据列管换热器标准规定,传热面积以换热管外表面计算,则: 同理,如果K值的计算是以换 热管的内表面为基准,则有: 如果K值的计算是以换热管 平均面积为基准,则: 复习 7.2 式中: K ——总传热系数,W/m2.K; h1、h2——管程和壳程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W/(m2.K ); d1、d2、dm——换热管的内径、外径、平均直径,m; b —— 换热管的壁厚, b =( d2 - d1 )/2; k —— 换热管的热传导系数, W/(m.K )。 注意:K2≠ K1 ≠ Km ,但K2A2 = K1A1 =KmAm 。 Q = K2A2 △t m= K1A1 △t m = KmAm △t m 当间壁为平壁,或管壁很薄或管径较大时,dA1、dA2、dAm 和 dA 相等或近似相等,则: 要想提高 K 值,只有提高 h 小的流体的 h 值—— 必须找到关键热阻; 如果两种流体的 h 相差不大,提高两个 h 对提高 K 都有效。 传热阻力(1/KA)—— K的计算 复习 7.2 复习 7.2 传热基本方程式 讨论: 1. 2. 3. 4. △t=t2-t1或△t=T1-T2;描述一侧流体被加热或被冷却(无相变)时的传热速率。 △t=tW-t或△t=T-TW;描述流体与壁面之间的对流传热速率。 △t= 为冷热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描述高温流体通过壁面将热传给冷流体的传热速率。 △t=TW –tW;描述热由高温壁面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给低温壁面的传热速率。 * 化工原理复习 罗建洪博士 复习1 流体的 物理性质 连续介质假定 混合液体的密度 流体的密度 (kg/m3) 混合气体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 平均摩尔质量 流体的粘度 (Pa.s) 牛顿粘性定律 (1.1.9) 粘度—— 衡量粘性大小的物理量 粘度的物理意义:当du/dy = 1 时, μ= τ 说明在相同的流动条件下,流体的黏度越大,内摩擦力也就越大,需要克服的阻力越大。 粘度的单位 SI制: 习惯使用单位: 1P = 1dyne.s / cm2 = 0.1 Ns / m2 =100cP 压力对黏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温度对黏度的影响很大 液体:温度↑,m↓; 气体:温度↑, m ↑ 。 混合物的粘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