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珠三角地区与香港风水林植物组成及其保护.
广东珠三角地区与香港风水林植物资源及其保护
庄雪影
(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广州510642,中国)
摘要:风水林是华南地区历史悠久且极具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是岭南森林的珍贵的绿色文化遗产。自上世纪末以来,香港和广东开展了大量的风水林植物和群落生态学研究。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香港和广东珠三角地区的风水林植物组成特点,探讨加强华南地区风水林群落研究的必要性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风水林 植物组成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华南
Plant resource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Fungshui Woods in Guangdong’s Pearl River Delta and Hong Kong
Zhuang Xueying
(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Fung shui Wood (Fengshui wood, or Geomantic wood) is an old and special forest type mainly found behind the village. It is a unique green culture heritage of South China and Hong Kong. Large floristic surveys have been done on the Fung shui woods in both Hong Kong and the Pearl River region of Guangdong since 1990s.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ung shui wood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 The importance of facilit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ung shui woods in South China and Hong Kong is discussed.
Key words: Fung shui wood, Floristic composition, Conserv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uth China
风水林(Fung shui wood, Fengshui wood, Geomantic wood)是人们受风水理论影响,在乡村路口、村后、庭院、坟墓周围等与风水有关的地方所植的林木[1-2]或在受人类定居影响而保存下来的原生残林[3]。风水林与中国传统习俗与文化紧密相连,在中国有上千年的传承,是特有的风水意识的产物[1,4-5]。在传统乡规民俗的保护下风水林得到幸存,由于林龄较长,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群落结构稳定,其林分特性上接近并能代表地带性森林植被[6]。风水林是华南和香港地区独特的绿色文化遗产,是研究地带性森林植物群落和地方文化与历史的重要材料,也是构建乡村景观的重要元素,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价值[7-8]。因此,开展华南风水林研究既可为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和林业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也可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保护模式和生态平衡样板[9-10]。本文在比较分析香港和广东省珠三角风水林植物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风水林的保护对华南地区森林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 广东珠三角地区与香港风水林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华南和香港风水林历史源远流长。上世纪70年代香港大学Stella L. Thrower教授发表的香港风水林植物区系学研究,阐述了香港风水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提出了风水林是在受人类定居影响而保存下来的原生残林[3]。此后,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带领的团队也开展了香港植被的研究,包括了部分风水林群落的调查 [11]。至上世纪90年代,在香港大学Richard Corlett教授的带领下,香港风水林研究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2-14]。其中,庄雪影等比较研究了香港风水林、低地次生林和高地次生林的物种组成和演替特点[12]。此后,邢福武教授等在系统考察香港风水林的基础上,发表了香港风水林植物名录,包括112个新记录种 [13-14]。2002年,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组织专门的研究小组,对香港风水林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监测,并建立了香港风水林数据库,出版了专著《风水林》[15]。这些研究成果对全面评估风水林的生态价值和制定保育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东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