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我合同段XXX隧道左幅起讫桩号为ZK143+890~ZK144+750,长860m,最大埋深约87m;右幅起讫桩号为YK143+860~YK144+762,长1005米,最大埋深约91m。隧道限界宽10.25m,限界高为5m。左右线明洞段均为5米,左线V级围岩298m,Ⅳ 级围岩336m,Ⅲ级围岩216m;右线V级围岩316m,Ⅳ 级围岩334m,Ⅲ级围岩242m。地质资料表明本隧道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小型浅层崩塌及危岩体,进洞口隧道下方坡脚发育有小型岩质崩塌。基本同时受构造影响,小型的断层、褶皱发育,岩体极破碎。隧道区主要接受垂直大气降雨补给,总体水量较丰富,设计图纸提供最大涌水量为QO=49.9m3/d
2、XXX隧道左幅起讫桩号为ZK145+862~ZK146+405.814,长543.814m;右幅起讫桩号为YK145+866~YK146+400,长534m。隧道限界宽10.25m,限界高为5m。左右线明洞段均为5米,左线V级围岩142m,Ⅳ 级围岩396.814m;右线V级围岩202m,Ⅳ 级围岩343m。隧道节理裂隙较发育,呈碎裂结构,岩体完整性、稳定性较差。 里程桩号 总长(m) 围岩级别及长度(m) 备注说明 肖竹段 明洞 III IV V XXX ZK143+890~ZK144+750 860 5+5 216 336 298 分离式 YK143+860~YK144+762 902 5+5 246 334 316 XXX ZK145+862~ZK146+405.814 543.8 5+5 397 142 分离式 YK145+866~YK146+400 534 5+5 343 202 二、监测目的
1.掌握隧洞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隧洞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验证支护系统的设计;
3.通过对隧洞围岩、支护的观察和动态量测,达到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4.进行日常施工管理和资料累积。
三、编制依据
《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年版)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F60-200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技术规范》(JTJ026.1-199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四、拟投入的监控量测设备
为保证隧道监测的准确与及时,拟投入如下监控量测设备,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拟投入的监控量测设备表??????????????? 表1 序号 量测项目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必测项目 1 地质和支护状态 地质罗盘、规尺、数码相机 各2台 2 周边位移 收敛计 JSS30A 2个 3 拱顶下沉、仰拱隆起、地表沉降 水准仪、铟规尺 DSZ2 2套 选测项目 4 锚杆内力 测力锚杆 2.5m、3m、4m 36套 锚杆拉拔仪 HC-20T 1台 其他仪器 9 数据采集 动态应变仪 SDY2104 1台 10 数据处理 计算机 天骄E1011T 1台 超越 2台 11 采集传感器数据 振弦频率计 2台 12 数据处理 打印机 HPLJ1010 1台 联想3110 1台 EPSON 1台 根据设计要求和业主需要增加其他的量测设备。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置 量测频率时间 1 应侧 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 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缝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及规尺等。 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 每次爆破后 2 周边位移 各种收敛计 V级围岩每1~20米一个;IV级围岩每20~40米一个 爆破24小时内进行 1-15天 16天-1月 1-3个月 3个月以后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