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少年千里进京求生称若死了就把器官捐掉..docVIP

尿毒症少年千里进京求生称若死了就把器官捐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尿毒症少年千里进京求生称若死了就把器官捐掉.

尿毒症少年千里进京求生 称若死了就把器官捐掉 2013年9月27日,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室,冯炯的爷爷守在17岁的冯炯床边。 医院对冯炯的病情诊断为尿毒症晚期。   新京报讯 (记者黄颖)截至2013年10月2日,身患尿毒症的17岁贵州男孩冯炯,已欠下中日友好医院1万余元医疗费。医生介绍,按照患者目前的病情,如果脱离治疗,恐怕撑不过10天。   2013年9月25日,独自来京求医的冯炯,在医院外路边晕倒后被市民林女士发现,林女士将其送医救治并联系老家政府工作人员和家属。目前,红基会已在微公益上为其发起筹款项目。   患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   截至昨晚,冯炯已欠下医院一万余元的治疗费,而如果脱离治疗,“他可能撑不过十天。”中日友好医院抢救室张医生说,冯炯的尿毒症已到晚期,重度肺水肿和心衰,还有严重的贫血。针对冯炯病情的治疗方案,是先置入一个血管瘘,再利用这个瘘对症透析,“可他已经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了。”   冯炯最近一次接受超滤治疗是在2013年9月30日,这是他入住中日友好医院后的第四次超滤。他几乎隔一天就得做一次,不然脸就肿得不得了。   医院曾为其多次透析   林女士回忆,2013年9月25日看到冯炯时,他半躺在公交车站边几块塑料薄板上,由于面部水肿,眼睛只有一条缝,“当时天挺冷的,他只穿着短衣短裤,脚上穿双拖鞋。”   林女士随即把冯炯送到中日友好医院抢救室,一名医护人员告诉她,几天前医院曾为冯炯做过三四天透析,病情好一点他就离开医院。林女士得知,冯炯今年17岁,老家位于贵州省盘县水塘镇,父亲去世后,母亲已经改嫁,随即联系了当地政府和患者家属。   2013年9月27日,水塘镇民政办吴姓工作人员带着冯炯的爷爷赶至北京。   纳入大病医保仍有缺口   吴姓工作人员带来的救助详单显示,2012年2月27日至今,当地政府共发给冯炯4笔临时救助款,一笔大病医疗救助款,“有的给他垫付了医药费,有的直接给他现金。”   吴姓工作人员说,目前政府能做的,就是按大病医保报销精神,将冯炯的报销额度提升至90%,并为他发放一年一次6000元的大病医疗救助,“此外的医疗费用,我们实在无力负担。”   2013年10月2日,当地民政办已联系到了冯炯的母亲,冯母在电话中说,自己在浙江一家被服厂打工,也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但是儿子如需要配型,她可以来京提供。   2013年10月2日,红基会已在微公益上为冯炯发起筹款项目,但截至昨日18时,3万元的目标额只完成了456元。   讲述   如果死了,就把器官捐掉   冯炯说,2012年1月18日,因气喘咳血在云南省中医院急救,被查出患有尿毒症。   那时他在云南做一个洗车工,每月赚600元。   “来活了不做怕人家走,就得憋着尿”。他觉得正是洗车的工作让自己得了这个病。   最初,冯炯不知道这个病会要命,“洗车店不让我回去,我就继续流浪。”又过了一个多月,他晕倒在昆明街头后被当地儿童救助站发现,救助站联系了盘县政府把他领回了老家。   他说,到2013年8月,他一共在盘县人民医院透析了111次,每透析一次,就在本子上记下来,“花了十六七万。”   透析一次600元,每周3次;透析管换一次3000元,每一两个月更换一次。为了活命,爷爷把家里的两头牛卖了,父亲那间“一下雨就会漏”的茅草房也卖了三千块。   2013年8月,医院说冯炯身上插不进管了,让他去大城市,找大医院。冯炯说,每次都要插透析管,是因为盘县人民医院给他做了三次“漏”,只成功了一次,可那个漏没用几天就坏了。三次做“漏”失败,留给他的是右臂上两个青黑色的坑,和左臂上一条近二十厘米的手术缝合疤。   2013年9月4日,冯炯揣着最后的2000元钱,到了云南曲靖,但那里的医院无法给他做“漏”。冯炯说,有好心人给了他400元钱,让他去北京试一试。   “我想看小学课本上提过的天安门。”他说,自己没想着回贵州,只知道如果死了,就把器官捐掉。   “人家能寄点钱回去给爸爸修好墓碑,再把我好好葬了就行。”冯炯说。   追访   2013年10月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为冯炯设计了两种筹款方案。   “一个是在微公益平台上设置了3万元目标的捐款项目,善款将存入微公益平台,目标完成后可取出直接给冯炯使用。”该工作人员说,另一个项目则是为冯炯设计了虚拟网络爱心商品,“这笔钱会进入红基会账户,再取出交给冯炯。”

文档评论(0)

yx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