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孔子诞辰纪念会演讲词2016年孔子诞辰日资料.docVIP

2014年孔子诞辰纪念会演讲词2016年孔子诞辰日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孔子诞辰纪念会演讲词2016年孔子诞辰日资料.doc

[今日推荐]2014年孔子诞辰纪念会演讲词2016年孔子诞辰日资料 今日省府举行孔子纪念会,具见凡百君子尊崇先圣、示民以礼之意。就此一念推之,乃是正人心、厚风俗之根本。诸君子邀浮演讲,固辞不获命,实惧有僭妄之嫌,又愧无可贡献,只能以简浅之语聊助宣扬。在会诸君幸恕其不逊,加以指教。 圣人之道亘古常新,譬如天地生物之功,并不因世变而有消失,所谓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亦不为方域之所隔碍,所谓东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此心同、此理同。凡世间有形之物可以毁灭,唯有心性不可毁灭。圣人之道即此同然之心、本具之性,不自外铄,不因他有,故有显晦而无始终。今日孔子生日,其实孔子当日亦未尝生,今日亦未尝死。孔子不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而是生于今日,盖今日在会诸君尊崇圣道之一念即是人人心中有一孔子诞生也。欲明孔子之道,须求之自己心性。历史上之孔子是迹,自性中之孔子是本。庄子曰,“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此之谓也。欲求自性中之孔子,其道曷由?约而言之,盖有三端。 一判敬肆。克念作圣,罔念作狂,只是一念敬、肆之分。圣门工夫,始终只是一敬字。此心收敛内向则常存,驰骛于外则恒亡。敬则静定,静定则清明,所以具众理而常昭,应万事而不忒,如明镜,如止水,自能鉴物,聪明睿智皆由是生。不敬则散乱,散乱则昏蔽乘之,人我炽然,物欲交驰,于是晦盲否塞,触途成滞,暌乖迷惑,人欲横流,而天理有所不行矣。 一辨义利。董生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心术之正也。义者尽其分之所当然,利者求其私之所欲得,故义利之辨,即是公私之辨。孟子谓,舜与跖之分,利与善之间而已矣。杨龟山言,“为善者心平易,为利者心险巇”,尤能道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气象。庄子谓,剋核太甚则不肖之心应之。凡人计较功利,只是私小病中于心术隐微之地而不自知其发若机括,实危厉之道也。若明通公溥,便与天地同其大。《易》曰“乾始能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故孔子称颜子无伐善、无施劳,此是为义榜样。鄙夫患得患失,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便是为利之极害。天地不居生物之功,圣人不矜蓄众之德,一于义而已;争夺相杀,谓之人患,一于利而已。《易》曰“履霜,坚冰至”,所由来者渐,辨之不可不早。又曰“吉凶悔吝生乎动”,动者几也,吉一而已,凶悔吝居其三,可不慎哉! 一慎言行。人心所存者,不敬则肆,其所由者,非义即利,而其发见于外者不出言行二端:故必验之于言行,而其中之所存、所由者可知也。“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礼主行而乐主言,亦由此而推之。《易》曰“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及乎远”,言行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可不慎乎?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中庸》明大本、达道而归于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故能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论语》子张问行,孔子答之以“言忠信、行笃敬”,斯乃入德之门,亦为成德之要,可以终身由之而不尽。才有一豪苟且便是不忠,才有一豪掩饰便是不信,才有一豪轻忽便是不笃,才有一豪怠驰便是不敬。学者合下可以持循,可以勘验,果能相应不违,孔子之道不患不明、不行。众人自性中之孔子,即于今日诞生,是乃真正孔子生日,方不负今日纪念之意。而众人自性中之孔子,尽未来际,与天地长存,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岂非盛德大业之至哉! 某言语拙陋,实恨迂疏。但诸君子皆有兴于礼乐之志,归而求之《六经》,见于日用,鄙言虽约,亦可为左右逢源之一助云尔。 书生谨按:此文录自XX古籍出版社《马一浮集》笫二册(1257至1260页),我自网上搜得文本,又据《马一浮集》校对一遍。《马一浮集》为繁体版,网络所得文本为简体版,但有一些遗留问题。此外,网络文本断句标点已然有所调整,但我又据文意重新调整若干细节。 《马一浮集》存在一些标点问题,尤其马老引经据典诸句,不宜一概视为直接引文。去年我整理马老文章时曾经说过:“引自经论之语不妨分别对待:如为直接引用经论原文,可视前后文句添加引号;若为化用经论文句,诸如增删一二虚词,则不必以直接引文对待。”马老博览群籍,不仅精通儒家义理,而且经文早已烂熟于心,佛道典籍、诸子作品无不圆融贯通,故而讲演也好,讲学也罢,古来典籍皆能自在化用。我此所谓化用,绝非原封不动引经据典,而是大而化之,一切皆以义理为准,文字方面随心所欲,自由增删,却无损于义理。马老化用典籍之处,若非精通典籍,恐怕很难轻易了知。此外,古典原文在句式上可能并不整齐,马老化用其语往往稍作调整,较之古典原文反而更为凝炼、更有韵味。姑举一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躬行君子,未之有得,德虽至圣,犹示居学地,自视欿然……”一句之中,既有直接引文,也有间接引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躬行君子,未之有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