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决小导盘积压问题讲义
解决小导盘积压问题 一、小组概况 1、小组简介 轧管分厂模具作业区车工班自主管理小组成立于2006年5月,小组自成立以来,针对工模具在生产使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小组成员情况见表1 表 1 小 组 成 员 概 况 二、课题选择 1、公司质量方针 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以持续改进为动力,以中径薄壁、多品种规格为特色,追求一流的品质和一流的服务。 3、选题理由 我们小组负责轧辊、导盘等重车型工模具的加工修复工作,导盘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节奏和钢管质量。目前现场积压的小导盘较多,多是其斜边角度过大,无法满足生产使用的要求,闲置中造成了成本的积压。因此我们把“解决小导盘积压问题”作为小组本次活动的课题。 4、小组活动计划 小组活动时间为2006年9月- 2007年2月,具体见表2。表2 小组活动时间表 三、调查现状 确定目标 1、目前积压的小导盘产生于2005年以前,数量在160个左右,成本积压较多。 2、我们对目前现场积压的小导盘磨损后的形状与设计图纸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其斜边角度过大。斜边角度过大的后果是:当辊距、导盘距达到要求后,导盘高边与辊之间仍存在间隙,导致割旗、割连带的产生,造成废次率的升高及调整时间的增加。 小导盘斜边见下图 图一 3、目标确定 我们小组本次活动目标是:将小导积压个数由160个降低到120个。见图二 图二 3 目标可行性分析 数控导盘车床投入使用以来,无论大小导盘的斜边车削均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可以确定:通过活动,将小导盘的积压个数降低到120个目标可行。 四、原因分析 1、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多方面查找原因,并绘出因果图。 2、为了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对上述末端因素进行分析、确认。见表3表3 3、由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小导盘积压的主要原因是: 1、车床精度低 2、加工能力不足 3、车刀不合理 五、制定对策 找出了以上主要原因 ,我们经过讨论,制定了对策措施。见表4 对 策 表 表4 六、对策实施 根据分工,我们分头、分步实施: 1、组长徐运成负责对本次活动的检查、督促、落实,并协调与生产作业区的配合、信息反馈。 2、孙爱霞、秦岩负责利用数控车床进行小导盘的车削。 3、曲延娜、徐运成、宋军负责对车刀的改进。 由于导盘斜边过大,车削过程中刀杆与导盘之间存在干涉现象(图中斜线部分),造成车削困难。将干涉部分去掉,并将刀杆尾部去掉一三角,可使刀杆略为倾斜,车削时与导盘形成一定角度。 实施效果检查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的实施,导盘车削质量明显提高,车削时车刀与导盘之间的干涉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可以完成小导盘斜边的车削。但我们又发现新的问题: (1)斜边过大时,仍略有干涉存在; (2)斜边车削时车刀的运行方向与刀头的受力方向相反,造成刀头时常松动。 上述情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斜边的车削困难,通过小组讨论,我们认为车削方法 上存在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制定了新的对策:由秦岩负责车削方法的改进 我们对车削程序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并查阅专业书籍,结果发现:如果对斜边进行反车,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于是我们编译了斜边的反车程序,通过上车试验,效果良好,消除了刀头松动和干涉现象的存在。 改进前后导盘斜边对比 图四 改进前 改进后 七、效果检查 图五 无形成果 八、巩固措施 1、将改进后的车刀与专业生产厂家联系改变图纸。合理化建议编号:LB06AA1039。 2、将导盘斜边车削方法固化严格执行。合理化建议编号:LB07AA0102。 九、遗留问题及下步打算 通过本次活动,小导盘的积压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但目前现场积压轧卡导盘较多,造成成本积压,因此我们小组选定下一个PDCA循环的课题是: 提高车削水平 解决轧卡导盘积压问题 * 烟台鲁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