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官

秉笔直书,千秋正气 文天祥《正气歌》节选: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董狐直笔 于是,孔子对董狐称赞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后来人们称赞正直的史官,就叫做“董狐”;把直书其事的文笔,赞为“董狐之笔”。 齐太史热血铸信史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齐太史“身膏斧钺”的事迹,齐太史不畏强暴,秉笔直书,几千年来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官的典范。齐国史官兄弟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其自身也为后人演绎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据《贞观政要》(吴兢著)记载,贞观十三年(639年),褚遂良为谏议大夫,兼记起居注。唐太宗问他起居注里记些什么,并且提出想看褚遂良所记的内容。褚遂良回答说,现在的起居,就是古代的左右史,“以记人君言行,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宋太祖经常在皇帝打猎的园林打麻雀玩,一次,有个臣子声称有急事请求召见,宋太祖急忙召见了。他上奏的是很平常的事情罢了。宋太祖生气了,责问他原因。臣子回答说:“臣认为这些事情比打鸟更紧急。”宋太祖更加生气了,拿起斧子,用斧子柄打那个人的嘴,打掉了两颗牙齿,那个人慢慢地弯下腰捡起牙齿,放在怀里,太祖骂他说:“你怀揣牙齿,想告我状吗?!”那个臣子回答说:“臣没资格告陛下,但是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会把这件事情写进史书。”宋太祖既害怕又高兴,赐那个大臣一些黄金一些丝织品安慰他。 * *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春秋笔法 传说孔子整理《春秋》,意在“寓褒贬,别善恶”,书中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褒贬的色彩,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信史 实录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不虚美,不隐恶。 晋灵公聚敛民财,残害臣民,执政大臣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改,反而想害死他。赵盾只好逃亡。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灵公,于是返回继续执政。董狐记载道:“赵盾弑其君”。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崔杼与齐庄公为争夺美女发生矛盾。崔杼借机杀了齐庄公,立了齐景公,自己做了国相。对此,齐国太史记道:“崔杼弑其君”。崔抒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弑君的恶名,下令把这个太史杀了。继任的太史还是这样写,又被杀了。第三个太史仍然这样写,也被杀了。第四个太史照样直书其事,崔杼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只好作罢。这时,齐国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说接连有三位太史因实录国事被杀,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便带上写有“崔抒弑其君”的竹简向宫廷走去,中途得知第四位太史照实记录没有被杀,才回去了。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春秋笔法 传说孔子整理《春秋》,意在“寓褒贬,别善恶”,书中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褒贬的色彩,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王允:武帝不杀司马迁,使谤书流于后世。 司马迁的厄难,不是因为秉笔直书,而是由于忠言直谏;不 是导源于著作《史记》,而是起因于李陵事件。然而,秉笔 直书的史官,也是忠言直谏的诤臣;李陵事件的因果,磨砺 了一个史官的人格。司马迁的杰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蒙 冤受辱之后把一切灾难、耻辱、痛苦和困厄转化为发愤、抗 争、信心和力量,能够以清醒的头脑思考他所面临的生灵涂 炭的苦难现实。这样,他的人格和精神就获得了一次前所未 有的升华,在他的人格经受巨大考验之后,一部“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便诞生了。 *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