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暨土家博物馆绿色生态长廊规划.
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暨土家博物馆绿色生态长廊规划
前言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城北约32公里处,水域面积2.87平方公里,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系聚板夹溪水等而成的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湖口奇石竖立,湖周秀峰环列,茂林修竹,溪水萦回,港汊纵横,为国家4A景区。沿板夹溪而上约4公里,即进入土家博物馆,其内“吊脚楼”林立,一派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浓郁。但是,沿线自然景观却较为单一,且有不少裸露地和绿化断带,极大地影响了景区生态品质和视觉观感。2008年底,根据黔江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以小南海暨土家博物馆为核心的黔江北部旅游品牌的要求,为丰富景区生态自然景观,将海口—土家博物馆老熊坝段打造成一条绿色生态长廊,添景增绿,特制定本规划。
1治理规划区综合自然条件
1.1自然生态概况
小南海海口—土家博物馆老熊坝段属沟谷地貌,板夹溪经土家博物馆汇入小南海,沿线海拔750—690米。主要森林植物群落为以马尾松为主体的针叶纯林或针阔混交林。母岩以页岩为主,极易风化,土壤为粗骨性黄壤,保水保肥力差,pH值5.5~6.5。
1.2自然生态的主要薄弱点
⑴自然景观较为单一。小南海海口—土家博物馆老熊坝段沿线为农耕区,森林植物以马尾松为主,板夹溪堤岸、滩涂及沿线公路绿化断带较多,景观色彩单一。
⑵因公路改造,沿线产生了不少裸露地、边坡及弃土场。由于自然土壤结构遭受了彻底破坏,有机质成分含量极低,植物附着及生长均极为困难。
2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治理重点和治理原则
2.1指导思想
综合考量景区生态自然景观,以防治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周边和谐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背景条件结合毗连植被系统以乡土植物物种为主,合理布局、优化绿化结构。注重绿化层次、季相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多层次、多观赏效果绿化、美化的和谐统一、互为兼容。兼顾抗性与品位乔、灌、藤、草重着重采用抗风、抗病虫、抗污染、耐瘠薄而又造型优美、观赏性强、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多种措施,充分考虑植物的空间配置,增加优良草本、藤本植物,形成立体绿化景观多重功能原则坚持美化绿化与防护并重。3.1树草种选择
⑴树种: 乔木树种分别选用大叶樟、枫香、桤木、桂花、水杉、垂柳、慈竹(荆竹)、刺槐、黄花槐、李等,组合配置,以花、彩叶等丰富自然景观。
⑵藤本:选用爬山虎等,用于路堑边坡的垂直绿化。爬山虎也叫地锦、爬墙虎,蔓茎纵横,密布卷须吸盘,翠叶遍盖如屏,秋后入冬,叶色变红或黄,十分艳丽,是垂直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管理简单粗放,2~3年即可实现绿化。
⑶草种: 选用白花三叶草,用于公路沿线裸露地绿化,利用其成坪覆盖快、四季常绿、花期长的优势快速形成大片绿地,一方面防止水土流失,保湿,改善预留绿化带的小气候,抑制杂草的生长,同时促进上层林木和地被植物的生长发育,减少绿化养护工作量。
3.2各区域绿化范围及乔灌草配置
3.2.1公路行道树绿化范围:公路两侧沿线5m范围内。要点:
3.2.1.2鸭子胎—土家博物馆段,可绿化地段全长10.963公里。
⑴规划范围:公路两侧沿线m范围内要点:根据公路绿化要求及视点不断移动变化的特点,行道树设计以为。3.2?.2?路堑边坡及弃土场绿化在条件许可的边坡通过风镐开挖鱼鳞坑,坑内填土,种植爬藤类植物挖鱼鳞坑×25cm,坑深5m,间距2×m,交叉开挖呈。
3.2.2.1.2石质边坡绿化
⑴规划范围:计11处,全长1934米,路肩堡坎上。
⑵规划要点:由于石质边坡极易风化,植物生长附着困难,且风化砂石还易将植株掩埋,进而影响植物生长。故采用攀援类植物3.2.2.2弃土场绿化
⑴规划范围:共计5处,面积约9.0亩。
⑵规划要点:由于弃土土壤结构已完全破坏,石砾含量重,基本不含有机质。刺槐管护容易,极耐瘠薄,完全可充当绿化先锋树种。
⑶配置方法:块状整地,回填客客土,整地规格50×50×50cm,株行距2×2m。沿弃土坡上沿植1行爬山虎,株距2m。
3.2.3水系绿化
3.2.2.1堤岸绿化
⑴规划范围:板夹溪沿线两侧常年洪水线上可绿化地段2米范围内,全长7.621公里,其中栽植垂柳5.866公里,栽植慈竹1.755公里。
⑵规划要点及树种配置:根据沿线水文、土质条件以及适地适树的原则,选用耐水湿的垂柳、慈竹(荆竹),按地段分别连续栽植,株距3米。树种配置如下图:
⑶栽植穴规格:100×100×100cm,砂石地段须回填客土。
3.2.2.2滩涂绿化
⑴规划范围:板夹溪沿线常年洪水位以上滩涂,计1处,面积12.9
⑵树种配置:栽植水杉(麻柳)。
⑶配置方法:块状整地,整地规格50×50×50cm,株行距2×2m。
3.2.4农耕区美化、绿化
动员沿线农户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空隙地栽植优良李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