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历史七上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目4.docVIP

人教版本历史七上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目4.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七上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练习题目4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基础达标 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半坡原始居民    B.黄帝时代    C.夏朝    D.商朝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 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 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 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3.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李时珍 5.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二、填空题 1.商朝    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目前已释读的有    多个。 2.商周的     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     。 3.历法在商朝时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个月,  年增加一个月;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4.扁鹊总结出来的  、  、   、  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5.屈原采用    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其代表作《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      。 能力提升 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知识空间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 (1)上述文字是甲骨文12生肖,你能将他们—一对应吗? (2)从上图中你发现这些文字有哪些特点? (3)结合课文中列举的甲骨文字,说说它们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粽子的由来“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的记载。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欢迎加入7C学科网,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