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PCI治疗策略..doc

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PCI治疗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PCI治疗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PCI治疗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急性血管闭塞,从而导致供血区域心肌缺血直至坏死。AMI再灌注治疗包括:早期再灌注即AMI发病12h以内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恢复期再灌注即AMI发病12h以后开通IRA。AMI早期再灌注治疗已经被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尽早、充分、持续地开放梗死相关动脉(IRA),可以有效的挽救濒死心肌,防止远期左室重构,从而改善心功能和降低病死率。但由于早期再灌注对设备和人员要求较高,患者到院时间距发病时间也有不同,AMI恢复期的再灌注治疗却是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在AMI恢复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闭塞的IRA,虽不能挽救坏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但不少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由于其有促进梗死区存活心肌功能恢复、巩固瘢痕组织等作用,也能够预防左室扩大和重构,降低死亡率,从而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最初提出的晚期开通动脉假说,而且逐渐形成了临床工作中的共识。而闭塞动脉试验(OAT)的结论对传统的晚期开通动脉假说提出了质疑,再次触发了AMI恢复期PCI治疗是否获益的热议。 ??? 在仔细分析了OAT研究的缺憾和局限性后,笔者认为,AMI恢复期PCI治疗的获益与否要综合考虑病变和技术两方面因素,关键在于保证心肌水平的有效再灌注,尤其是近几年,PCI技术、器械和围手术期用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且迅速改变了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现状,相信AMI恢复期PCI治疗会更加安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应该个体化分析、治疗每一个病人,包括经济因素、对有创治疗的接受程度、对PCI治疗后正规服用药物的依从性等社会、心理问题,要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心肌梗死后择期PCI的合适时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AMI发病后1-2周行PCI可能是合适的选择。 ??? 1 晚期开通IRA同样获益 ??? 而晚期开通IRA是否能使患者获益呢?经过大量临床研究的积累,有学者提出晚期开通冠状动脉的假说,该假说认为晚期开通完全闭塞的IRA能够限制梗死区域扩张,增强心电稳定性,恢复其供血区顿抑和冬眠心肌的功能,改善心肌重塑。 ??? 主要机制包括: ??? 1.缺血预处理以及侧枝循环的存在,使得心肌有一定的抗缺血能力,避免了心肌的完全坏死。晚期开通血管可以拯救小的岛状心肌和心外膜环状心肌,尽早恢复梗死区域血供,使冬眠心肌和顿抑心肌恢复功能。并且实验证明,再灌注心肌能加快心脏非实质细胞增生同时抑制其凋亡。 ??? 2.促进梗死区修复、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强化瘢痕组织,使坏死心肌保持结构完整,抑制室壁瘤形成,防止心脏扩大。 ??? 3.减少晚电位的发生,减少Q-T离散度及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4.心肌梗死病人往往存在多支病变,开通IRA,可以为其它部位动脉缺血时提供侧支循环,减轻症状和损害。多数患者非IRA亦有严重狭窄病变,且向闭塞的 IRA提供了侧支循环,如果开通闭塞的IRA,一旦非IRA发生急性闭塞事件,那么已开通的IRA会通过侧枝循环向缺血区域供血,则因非IRA急性冠脉综合征引发心脏恶性事件率会降低,也会减小梗死面积。相反,如果不开通闭塞的IRA,一旦非IRA发生急性闭塞事件,则会引发严重心脏事件如死亡、心源性休克或严重心力衰竭等(见图1)。 ? ??? 可见,开通闭塞的IRA是保证非IRA PCI亦即患者安全的前提。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患者无论从患者安全或PCI技术角度,都应该开通闭塞的IRA。 ??? TOMIIS队列研究发现,Q波型AMI后IRA持续开通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更高。该研究显示,IRA的晚期开通仍能改善近期Q波型AMI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Horie等分析了症状发生后24h(平均8.3天)的Q波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结果。发现PTCA组6个月时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5年发现,PTCA组联合终点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非PTCA组(P.01)。2007年发表的SWISS II 研究纳入了1991-1997年间201例负荷试验证实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新近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接受PTCA或最佳药物治疗。平均随访10.2年,侵入治疗组能使初级联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因症状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降低67%,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保守治疗组显着提高(P0.001)。另有 Canada-2 研究随访1年显示:晚期开通IRA可以使心肌灌注等级提高,心功能得到改善。此外PCAT、PRAGUE-2和CAPTIM等研究也从不同方面给晚期开通动脉假说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