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量叶片泵设计与计算解析
1 双作用叶片泵简介
1.1双作用叶片泵组成结构
组成结构: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壳体等
1.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1-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Fig 1-1 Double-acting vane pump principle of work
1—定子;2—吸油口;3—转子;4—叶片;5—压油口
如图所示。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要吸入油液;再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变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为了要使径向力完全平衡,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1.3 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1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与定子同心;
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由两段大圆弧、两段小圆弧和四段定子过渡曲
线组成;
3双作用叶片泵的圆周上有两个压油腔、两个吸油腔,转子每转一转,吸、压油各两次双作用式。
4双作用叶片泵的吸、压油口对称,转子轴和轴承的径向液压作用力基本平衡;即径向力平衡卸荷式。
5双作用叶片泵的所有叶片根部均由压油腔引入高压油,使叶片顶部可靠地与定子内表面密切接触。
6传统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通常倾斜安放,叶片倾斜方向与转子径向辐射线成倾角θ,且倾斜方向不同于单作用叶片泵,而沿旋转方向前倾,用于改善叶片的受力情况,最近观点认为倾角为最佳。
1.4 双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
图1-2 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计算
1-转子 2-叶片 3-定子
如图1-2所示,泵的排量为
(1-1)
式中 R——定子内表面长圆弧半径;
r——定子内表面短圆弧半径;
B——转子或叶片宽度;
Z——叶片数。
若叶片厚度为δ,且倾斜θ角安装,则它在槽内往复运动时造成叶片泵的排量损失为
双作用叶片泵的真正排量为
(1-2)
泵的实际流量为
(1-3)
2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
设计原始参数:
额定排量:
额定压力:
额定转速:
3 设计方案分析与选定
3.1 设计总体思路
本设计为定量叶片泵的设计,叶片泵实现定量可以是定心的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此处选择双作用叶片泵进行设计。以双作用叶片泵本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定量,并参考YB型叶片泵结构,结合现有新技术和新观点进行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
3.2泵体结构方案分析与选定
本设计为单级双作用叶片泵,它分为单级圆形平衡式叶片泵和单级方形平衡式叶片泵两种类型。
3.2.1圆形叶片泵
圆形叶片泵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存在问题:
1采用固定侧板,转子侧面与侧板之间的间隙不能自动补偿,高压时泄漏严重。只能工作在7.0MPa以下的中、低压。
2进、出油道都铸造在泵体内称为暗油道,铸造清沙困难。而且油道狭窄,高转速时由于流速过快,流动阻力大,容易出现吸空和气蚀。
3侧板与转子均带耳轴,虽然支承定心较好,但毛坯费料,加工不方便。这种结构装配时对后泵盖联接螺钉拧紧扭矩的均匀性要求很严,否则容易导致侧板和转子的倾侧,使侧板与转子端面的轴向间隙不均匀,造成局部磨损。
3.2.2方形叶片泵
方形叶片泵主要结构特点与圆形叶片泵相比,主要有以下改进:
1简化了结构,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外形尺寸和重量比圆形泵大大减小。
2取梢转子和侧板的耳轴,改善了加工工艺性,而且可节省毛坯材料。装配时即使泵盖四个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很均匀,也不致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职称申报程序与继续教育分析.ppt
- 定规程宣贯监控与通信电气2016.8(孙校长上课用)解析.ppt
- 定积分的背景——面积和路程问题解析.ppt
- 定语从句(完整版限制性定语从句)解析.ppt
- 定稿绘本故事《小猪变形记》解析.ppt
- 第一章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解析.ppt
- 定轴轮系中各轴转向解析.ppt
- 联想网御全线产品简介分析.ppt
- 定语从句Grammar解析.ppt
- 联合目录与文献传递分析.ppt
- T_FSI 079-2022_1,3,5-三[(3,3,3-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pdf
- T_FSI 083-2022_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发布.pdf
- P00T_DXJSXH 0004—2023_大兴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pdf
- T_FZSH 002—2022_女西服高级定制规范.pdf
- T_FJBS 1-2023_化妆品用原料栀子花提取物(福鼎栀子花细胞液).pdf
- CIPSA_T 0001—2022_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pdf
- T_CNLIC 0050-2022_腐竹_团体标准.pdf
- T_HBZXL 001—2022_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服务规范.pdf
- T_SMA 0035-2023_电能表外置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 T_GBAS 0008—2021_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