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课件1
吕叔湘 论说文 ? 吕叔湘,江苏省丹阳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数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研究和语文教学工作。写了不少专著,代表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文集》、《语法修辞讲话》。 思考问题 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阐释语汇的变化 第一部分:阐释语言变化的概貌。 第三部分:阐释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总 分 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节的哪一句话提出了文章的基本观点? 开头第一句话:“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 换一种说法: 语言是变化、发展的。 统摄全篇 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 朱熹听颜回讲话,是真实的事情吗?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假设举例 不是真实的 既明确又有趣味。 第一部分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思考问题 不能单用 受到限制 已经不用 1、意义没有改变,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 2、意义没有改变,使用受到限制。 3、古时的意义现在已经不用。 1、根据划出的词看,哪些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不能单用?? ????????? 意义相同,不能单用的有:? 古:??? 形??? 貌??? 衣??? 镜??? 妻??? 自??? 信?? 外? ↓???? ↓??? ↓??? ↓??? ↓??? ↓??? ↓??? ↓? ↓????? 今:?? 体形? 容貌? 衣服? 镜子? 妻子? 自己?相信?外面? ???????????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 ?????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古代汉语中许多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成了复音词里的一个词素,有的只是成语的一个成分。如“形影不离”、“糖衣炮弹”、“破镜重圆”、“自以为是”、“信以为真”等,这是古今汉语的一大差别。 ????? 2、以“之”字为例子,结合课文说明“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极其频繁,其它用法暂且不说,单就表示从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就有附在名词后边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有时附在形容词后边的,如“高爽之地”。可是“之”表示从属关系时,今天就不能说“李明之学问很好”,“美丽之校园,令人陶醉”等,因为这种说法半文半白,不规范,要把这两句话中的“之”改为“的”,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要求。?????? 在某些特殊固定短语里,“之”仍旧保留着。如“之上、之下、之中、之内、之外、之前、之后、三分之一、原因之一、条件之一、一技之长、光荣之家、少年之家” ?3、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在使用。? 如“修”: 古时可作: ① “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② “学习”?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原毁》? ③ “修订”?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上述“修”的三种用法,至今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里,而且使用广泛。如: 修理、修路、修改、自修等,可是,现代汉语表示“长”却不能单用“修 ”。 ?????????以上说的是字义的变化,其实有些是词义的变化,有些是复合词里词素的变化。? 以人们熟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有事运用典型举例的论证方法加以证明,这样举例不仅具有代表性,而且有较强的说服力。 文章为什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 语言的变化涉及到哪几个方面?其中变化最快、最显著的是哪个方面? 仔细阅读第二部分,了解古今语汇的发展变化。 语音、语法、语汇 ⑶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1、语汇的变化 ⑴旧词消失: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引起旧词消亡 ⑵新词出现:新概念、新事物的出现引起新词的出现 (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⑴词义的扩大 “江”“河” ⑵词义的缩小 “几”“床” ⑶词义的转移 “涕”“信” ⑷词义的弱化 “很”“普遍” 1、古今词义的变化 语汇的变化 ⑴词语替换 a.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 b.一个单音词换了另一个单音词 2、事物名称的改变 (3)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语汇的变化 ⑵表达的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1课(警察与赞美诗)课件3.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2课(非攻)课件.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2课(非攻)课件4.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3课(乡土本色)课件2.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4课(呼兰河传)课件1.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4课(呼兰河传)课件2.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5课(哦,香雪)课件1.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5课(哦,香雪)课件2.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5课(哦,香雪)课件3.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第16课(沙之书)课件1.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语言的演变)课件2.ppt
- 2016北京版本语文选修(辘轳把胡同9号)课件1.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1课(自然界和社会)课件1.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4课(大自然在反抗(节选))课件1.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2课(大地上的事情)课件3.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14课(大自然在反抗(节选))课件2.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3课(狱中上母书)课件1.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3课(狱中上母书)课件.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4课(诗二首)(相信未来)课件.ppt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一第4课(诗二首)(预言)课件.ppt
最近下载
- 中外建筑史幻灯片.ppt VIP
- 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景观规划设计》课件——乡村景观园林庭院设计.pptx VIP
- 风力发电设备加工项目投资计划书(参考).doc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docx
- 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课件 第2章 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应用.pptx
- 特色校本教材——魔幻数学(一年级).docx VIP
- 2025一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6套模拟卷.docx VIP
- 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pdf VIP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1 You and Me (第4课时) Section B 1a-1d.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