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管与管路设计讲述
配管与管路设计
9.1概述
本项目在进行管道配管设计时,在符合工艺流程需要的基础上,首先要满足安全,然后既要考虑节约管材管件经济合理、布置整齐美观、便于维修,也要满足管道应力计算的要求和管架设计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配管设计既经济、又安全,装置也能长期运行。
合理的布置管道对化工生产有重要意义。它关系到建设指标的是否先进合理,关系到生产操作能否正常进行:管道运转的顺畅,设备运转的顺畅,整个车间的生产操作的成效,关系到车间布置得整齐美观和通风采光聊好等问题。工厂管道布置需要避免各专业管网间的拥挤和冲突,确定合理的间距和相对位置,使之与工厂总体布置协调,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动力消耗,节约投资、节约用地、保证安全、方便施工和检修、便于扩建。
管道在化工厂中,广泛应用于许多物料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输送中。因而合理的设置管道布置对化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9.2设计原则与依据
表9-1设计规范与编号
规范 编号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 HG/T20549-1998 《化工管道设计规范》 HGJ8-87 《碳钢、低合金钢无缝对焊管件》 HG/T21635-198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8157-87 《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 GB15586-9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管路跨距设计规定》 CD42A22-84 9.2.1管道布置原则
1.车间外管道布置原则
(1)大直径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2)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直布置在省廊中间;
(3)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省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工艺管道视其两端所连接的设备管口标高可以布置在上层或下层;
(4)需设置“Ⅱ”型补偿器的高温管道,应布置在靠近柱子处,且‘Ⅱ”型补偿器宜集中设置;
(5)低温介质管道和液化烃管道,不应靠近热管道布置;也不要布置在热管道的正上方;
(6)对于双层管廊,气体管道、热管道、公用工程管道、泄压总管、火炬干管、仪表和电气电缆糟架等宜布置在上层;一般工艺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低温管道等直布置在下层;
(7)管廊上管道设计时,应留10%-20%裕量。
2、车间内管道布置原则
(1)布置腐蚀性介质、有毒介质和高压管道时,应避免由于法兰、螺纹和填料密封等泄露而造成对人身和设备的危害。易泄漏部位应避免位于人行通道或机泵上方,否则应设置安全防护,不得铺设在空道上空或并列管线的上方或内侧;
(2)真空管线应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与阀门,以降低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
(3)全厂性管道敷设应有坡度,并宜与地面坡度一致。管道的最小坡度宜为2‰.管道变坡点宜设在转弯处或固定点附近;
(4)输送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蚀性的物料管道不得布设在生活间、楼梯、走廊和门等处,这些管道上还应设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和水封等防火防爆装置,并应将放空管引至指定地点或高于屋顶2m以上。
3.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
(1)所有管线均应力求短捷,少转变、少交叉,尽量和道路平行或垂直敷设;当管线必须转弯敷设时,其转弯半径应符合有关规定。
(2)当几条管线交叉布置发生矛盾时,一般应以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小管径管道让大管径管道;技术要求低的管线让技术要求高的管线;新建管线让已建的永久管线。
(3)所有管线提倡直埋,除明沟排(雨)水外,一般不做地下管沟如电缆沟、暖气沟等:地下管线的上部覆土深度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表的要求。
(4)各类管线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设施的最小水平、垂直间距应符合地下管线最小垂直挣距表和地下管线交叉最小垂直净距表的要求。
(5)为了方便旋工、检修和不影响交通,地下管线尽可能不要布置在交通频繁的机动车道下面,可优先考虑敷设在绿地或人行道下面,尤其是小口径给水管、煤气管、电力、电讯管缆。其次,才考虑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面。大管径的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等较少检修的管道才可布置在机动车道下面。
(6)为节省占地面积和减少土方量,某些性质同类的管道可在留出安装检修距离后平行或上下共沟敷设,但性质相悖的管道,如电力管线与煤气,则严禁近距离同沟敷设。
9.2.2管道敷设原则及敷设方式
布置管路时,应对车间所有管路,包括生产系统管路、辅助生产系统管路、电缆和照明管路、仪表管路、采暖通风管路等作出全盘规划。应了解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的结构材料,以便进行管路固定的设计。
(1)管道应尽可能地上敷设。
(2)管道应避免通过电动机、配电盘、仪表盘上空;在有吊车的情况下,管道的布置应不妨碍吊车工作。
(3)管道的布置不应妨碍设备、管件、阀门、仪表的检修。塔和窗口的管路不可从人孔正前方通过,以免影响打开人孔。
(4)管道应尽量集中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理想KS系列 KS500 KS600 KS80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想 SF 9350 9390 9450 925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理想 SF 5450 5350 5250 5050 5430 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给排水国标图集-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pdf VIP
- 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项目商业计划书.pptx VIP
-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GOOSESV介绍).ppt VIP
- 理想 ES2561 ES3761C 3791 ES5791 系列速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产品试产评估报告(最全、最详细版).pdf VIP
- 博弈论教程(第三版).pptx VIP
- 理想 EV ES 2 3 5 系列速印机零件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