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粤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14课(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课件.pptVIP

2016粤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14课(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粤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14课(唐诗五首)(山居秋暝、从军行)课件

唐诗五首 会背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诌。 整体感知 把握节奏,朗诵诗歌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四个方面: ⑴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奇异的自然风光和民风民俗 ⑵抒发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 ⑶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 ⑷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基本解读 青海湖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 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在黄沙滚滚的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 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思考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思考2:前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责任感,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衬托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思考3:三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直接抒情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用典 借用典故,意指消灭侵扰唐朝边境的外敌 重难点分析?: 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明确:“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小结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直抒胸臆,是显志,是歌颂。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精炼。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地之景:荒凉 忧国思归之情:深切 久戍之苦:残酷 破敌之志:豪壮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 *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初唐、盛唐、 中唐、晚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初唐成就最高者:陈子昂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岑参、高适、王昌龄 盛唐成就最高者:李白、杜甫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晚唐成就最高者:李商隐、杜牧 山居秋暝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 进士。曾奉旨到过边塞,写 过一 些 边 塞 诗。安史之乱时,被迫接受伪职。平息后,以谄贼 官论罪。因曾作《凝碧池诗》思念皇室,只受 到降官的处分。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后因张九龄罢相等原因,意志逐渐消沉下来而走上了明哲保身、远祸自全的道路,故晚年闲居长安蓝田县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为“王孟”。著 有《王右丞集》。 作者简介 《山居秋暝》便是诗人归隐在蓝田别墅时所见到的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因他所居别墅在终南山下,故称“山居”。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结合本诗,你认为哪些诗句可以入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明晰诗意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译: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刚下过,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给全诗创造了一个寂静幽雅,清新宜人的环境。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译:一轮明月在松林间洒下清辉,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淙淙地流淌着。 ——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听觉)、有色(青松、视觉)、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以动衬静。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译:从竹林里传来欢声笑语的是洗衣归来的姑娘们,莲叶摇摆起来的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船。 ——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