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史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批评史复习.

名词解释 温柔敦厚说:温柔敦厚说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温柔敦厚是指颜色温润,性情和柔。温柔敦厚说反映了孔子要求人们做人性情和顺,不违反礼教,要怨而不怒,以施行教化用以感化人之善心。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含蓄温婉具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它也有培养封建顺民的消极的一面。 2、“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最早出自《孟子·万章上》,是孟子的文论思想之一。其意是指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它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在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 (2)“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3)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4)此说也往往被误解,导致主观武断的批评。 8.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2)孟子的愿意是从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来立论的。 (3)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4)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3“知人论世”:它是孟子的主张,其意是指要了解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而要了解作者必须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及所处时代的状况。 4虚境说:“虚境”是指心灵的空明宁静,不受外物干挠。它是庄子所强调的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创造合乎天然艺术的关键,废止人的感知,排斥人一切具体的认识实践活动,进入“大明”境界,从而从内心把握整个宇宙,洞察万物规律。 5直寻说:直寻说是由钟嵘提出的,它是指形象的直觉性可以使诗歌具有“自然英旨”,即没有雕琢痕迹的自然之美,强调了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排斥理性的参与,然而必须以直接可感的形象为主体,使之作用于接受者得感官,进而感染,震撼其心灵。从而也说明了钟嵘很懂得文艺的特征,以“直寻”为中心的“自然英旨”论对后代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6“滋味说”: 它最早由钟嵘明确提出,他认为正确使用赋、比、兴可产生滋味,滋味说的主旨便是使诗歌具有它本应具有的审美感染力。钟嵘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的诗歌评论家,钟嵘《诗品》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提诗之至也”。钟嵘把滋味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 7.风骨说:风骨则是刘勰所重视、提倡的一种风格的标准。“风骨”的意思是指文风的爽朗刚健。用意则在反对宋齐绮靡之文风。风侧重在思想感情的清明显豁生动,骨,侧重在文辞的峻健有力。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风侧重在思想感情的清明显豁生动,骨,侧重在文辞的峻健有力,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 8.隐秀说:隐秀说是刘勰的一种文论思想,他所说的隐是要求文学作品的形象不仅要有形象本身可以直接体会到的意义,而且要有从形象间接地联想出来的意义,亦即是借助于形象的暗示、象征等作用而体现出来的意义,他所说的秀也不是指一般的描绘客观事物,而是要使客观事物的面貌非常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亲眼目睹一般,并且应当对现实物象作艺术加工,使之比生活原型更加“卓绝”,隐和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隐必须借秀方能体现出来,而秀一必须有隐藏于其中。 9.通变说:通变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探讨文学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和文学发展与时代关系问题基础上,关于继承和创新提出的“通变”思想,通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是历代必须继承的,变是指文学创作必须随着时代和文学的发展而有新的发展与创造。总之就是在对待文学创作上我们既要继承精华部分也要有一定新的创新。 10.童心说:童心说出自李贽的《童心说》,其核心是提倡“真情”,反对“假理”。童心即天真无暇的儿童之心,他认为“童心”是指人的自然本性,“童心”之美,亦即人性之美,自然本性之美。他强调以“童心”为“天下之至文”之源,也就是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了理学桎梏的人性之美,方为最美之佳作。他认为世界上只有初生儿童之心是所谓“赤子之心”,它没有一点虚假成分,是最纯洁最真实的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