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来源《科技与法律》2008年10月作者时建中陈鸣..doc

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来源《科技与法律》2008年10月作者时建中陈鸣..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来源《科技与法律》2008年10月作者时建中陈鸣.

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日期:2008-11-10] 来源:《科技与法律》2008年10月刊? 作者:时建中* 陈鸣** [字体:大 中 小] 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兼论新经济下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互动 没有合法的垄断,就不会有足够的信息产生; 有了合法的垄断,又不会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 ——托马斯·尤伦、罗伯特·考特 【摘要】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标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有关技术标准的法律关系中却出现了传统法律调整路径无法解决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之间内在矛盾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标准化过程中相关主体利益诉求的分析,试图通过重新构筑利益分配模式的途径寻求应对知识产权标准化危机的法律对策。在这一过程中,本文认为在新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技术标准化过程中的利益平衡,必须重新审视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的互补式互动关系,应当基于知识产权“有限保护原则”和反垄断法的“关键设施原则”实现新型的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的嵌入式互动,以此构建解决标准化过程中利益失衡问题的法律规则。 【关键词】 新经济 标准 利益平衡 知识产权 反垄断 绪论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1996年美国《商业周刊》中,指的是即将到来的以信息和通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波斯纳在定义“新经济”的时候将新经济归纳为三大类产业:计算机软件的制造;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接入提供者、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提供的服务;以及为前面两个产业提供支持的通讯服务和通讯设备。[1]由此可见,新经济具有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双重特征,而对应的两个基本经济现象——知识产品的稀缺性和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又分别表现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标准的推广,这同时又决定了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知识产权垄断性和技术标准开放性的矛盾。传统观点把知识产权看成是“私权利”,体现个体利益,而标准由于其适用的统一性需要将知识产权纳入其中以实现公共利益。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作为生活的基础,利益是社会生活中唯一、普遍起作用的社会发展动力和社会矛盾根源。[2]法律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平衡与协调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通过制度的力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法律层面上实现标准化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同时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在新经济环境下应对标准化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危机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在论述之前,需要对本文论述对象“技术标准”进行必要的界定。在广义的标准定义范畴内,以其实现目的分类,有质量标准、安全标准和技术标准等。而狭义的标准一般就是指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按照实现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法定标准(de jure standards)和事实标准(de facto standards)。法定标准是指经过标准化组织的法定程序选择、确定、公告、建立并管理的标准。事实标准是指没有任何官方或半官方机构选择,由厂商自发形成的标准。笔者认为,法定标准和事实标准并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可能是表现一种标准化不同阶段的概念,即在由于领导地位或市场竞争形成事实标准之后,经过正式的机构选择,成为法定标准。本文中技术标准并非特指法定标准或事实标准,而是泛指标准化过程中的技术标准范畴。 一、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及其内在矛盾 知识产品在现代经济中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作为精神领域的生产成果,它具有高生产成本和低复制成本的特征,因而在实现其效用时,便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一方面知识产品生产者耗费了高昂的代价取得了创新,另一方面其他人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和取得这种成果。权益的失衡需要制度来矫正,知识产权的合理垄断制度应运而生。这一过程正如熊皮特所解释的:“垄断的情形与研究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它与创新一致,符合公共产品的性质,其供给必须受到一套专利体制的鼓励。”[3]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创新者个人利益的鼓励,使得现代科技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然而熊皮特的话锋一转:“这种专利体制的弊病在于,鼓励研究开发的同时却阻碍了创新的扩散,并因此创造了非竞争的环境。”[4]技术一旦被垄断,则垄断的地位很可能危及社会利益,不仅仅是高额垄断利润的攫取,同时也妨碍了先进技术的普及。因此,专利制度的功能不应当仅仅在于保护个体创新的积极性,而且更应当关注促进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有学者认为“专利是存在于社会和发明者之间的一种纯粹性的契约。如果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向发明者提供保证,那么,发明者就应当公开自己维护的技术秘密。这正是一种平衡原则。”[5] 当人类社会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