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盖州青石岭山
青石岭山史话和文人诗咏
邵希斌
盖州城北十里处有一座东西之字形走向的大山,远看山青如岱,郁郁葱葱,巍然耸立。其山辽、金、元、明、清时称石城山,又称高丽城山,亦称老青山、青石岭山。因山盛产青石而得名。山最高峰海拔308.7米。青石岭山山势如屏,重峦跌宕,景点众多。
一、历史史话
高句丽山城 位于青石岭山北侧。东临大清河,西距哈大公路。山城建在南北两条起伏的山脊上,海拔300余米。高句丽山城城墙用土石筑成,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西宽东窄。城内形成一大盆地,地势东高西低。中间有一小山,俗称“金殿山”,高约20米,顶部比较平坦。东西长100米,南北宽12米,是全城防御的指挥中心。在金殿山北面山下有一道南北向的土堤,俗称“吊桥杠”。长70米,高15米,宽30米,南接金殿山,北筑于山坡之上。其中有一道豁口,山水经此流过,在西门南壁20米处有长宽各20米、深3米的洼坑,当地人称“万人坑”或曰“饮马湾”。城内的五处水源及泉水冬夏不涸,山水分别从小山南北两面向西流出。城的西端南北宽1.5千米,东端南北宽1千米,全城周长5千米有余。城壁用石块砌成,部分利用自然陡壁而未砌石墙,各门间城壁用夯土筑成。北城墙全部石筑,比较平直,南壁曲折起伏。石墙今仅存较好的基础部分,存高约1.5米。
城设三处城门和一水门,东门一、西门二,水门设在西侧两门之间。西门的北壁和南壁分别向内外伸出一斜形筑墙,东西间距约40米,东门除门壁也采取内外伸出,在两门壁间加筑了南北隔墙。
经考证,此城建于东晋元兴三年(404年)左右,时称高句丽建安山城。唐收复辽东后,改为建安州。《奉天通志》等文献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唐王征东曾在此与高句丽发生过有名的建安之战。《资治通鉴》“时营州都督张俭率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秋七月,张亮军过建安城下,壁垒未固,士卒多出樵牧。高丽兵掩至,军中骇扰。亮素怯,踞胡床,直视不言。将士见之,更以为勇,总管张金树等鸣鼓勒兵击高丽,破之”。
此城1963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石关 位于青石岭山西侧中部,《东三省古迹遗闻》载:“青石关者,辽东之第一关也”。民国十九年(1930年)《盖平县志》载:“青石关,在城北十二里,两山壁立,凿石为关门,为县城北门管钥”。它东依老青山,西临渤海,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辽南交通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关道半山开凿,壁立如削。南北长约500米。关道最窄处只能容一辆车通行。关门上方有一石刻“青石关”横额,气势雄伟,颇为壮观。
古青石关建在青石岭山中部山脊处,壁山为关。关门为青砖砌筑,宽约2.7米,高约6.7米。关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后又几经维修。关上曾有明神宗万历年号,证明此关为古时建筑,曾于明代维修。关南路西立有石碑一座,刻有“古青石关”四字,系清代名人王尔烈所书。关北道东立有“修青石关碑”一座,为1928年重新维修时所立。关道两壁峭立,陡不跻攀,因关道狭窄,车辆往来要用梆子(一种大铁铃车行即响)相互知会对方,方可通过。至日伪时期,往来车辆渐多,日本人在关道西80米山麓处新开一条山路通行,后废弃。1950年扩建哈大公路时关道加宽,关门拆除。原“青石关”横额和“古青石关”石碑移到县文化馆存放,后不知去向。1986年,在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先生的倡议下,盖县(今盖州市)人民政府在青石关南侧竖起一座高3.25米、宽1.14米,重约8吨的碑石。正面刻有沈延毅先生书写“古青石关”四个大字,给古关重增了新的雄风。
青石关烽火台 青石关烽火台位于青石岭山青石关西50米的山巅之上,明代建。此台为砖石白灰口建筑,实心,方台,底部基宽20米,长15米,残存高5.3米。其中花岗岩石砌基座上宽为8X8米,高1.4米;再上为台身,砖砌,长宽均为5X5米,现存高2.6米。此烽火台因年久失修,除基座外,余者早已颓圮,最上层只存中间夯土,此台建在交通要道上,为路台。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代沿海各省因常遭倭寇侵扰,朝廷为加强防御,便在沿海地区设置了大量的烽火台,以作为军事报警和通讯,适时辽东半岛也同时筑建了大量烽火台。仅盖州卫境内即建有烽火台40多座(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烽火台或路台,当时为防御海上敌寇入侵而设。
1983年9月盖州市人民政府将青石岭烽火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盖苏贞墓 位于青石岭山西,飞云寨村南山坡,墓为山土封堆,宽高约数尺。墓前有一约3尺高圆头碑碣。墓堆在合作化时期被铲平,石碣下落不明。民国八年(1919年)《盖平县乡土志》载:“盖苏贞墓,在城北飞云寨(今青石岭镇飞云寨村)南山,距城十里”。《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广开土王(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11月,高句丽出师占据辽东平郭等城。其为巩固占有地,除保留原有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人民币贬值的25个问题和答案.doc
- 20130614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力学竞赛个人赛题目解答.docx
- 6月8日韩日邮轮游欢迎会.docx
- 7补益剂歌诀.doc
- 60岁不老明星的少女造型.doc
- 90后职场新生力量最心怡的十种工作docx.docx
- 4青山原不老.ppt
- GR-MB型膜片曝气器破孔眼堵塞难题.docx
- “一区四发展”--昌江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doc
- 不老神鳮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目录).doc
- DB1305_T 116-2024 酸枣枣瘦蚊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9年级数学下册《事件的概率》综合测评练习题.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实数》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实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9年级数学下册《事件的概率》同步训练试题(含解析).docx
- 综合解析青岛版9年级数学下册《事件的概率》同步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 考点攻克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攻克试题(含解析).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定向测评试题(含详解).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定向测试试卷(详解版).docx
- 强化训练-青岛版8年级数学下册《实数》必考点解析试题(详解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