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当前地域文化的现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前地域文化的现状

当前地域文化的现状 中国地域文化研究在我国萌芽比较晚20世纪30年代学术界成立了一个吴越文化研究会是中国最早提出的一个中国地域文化。冯骥才曾在《津门谈年俗文化》中说 “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如今,旅游营销已经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很多地区都在挖掘和打造自有的地域文化符号作为城市名片,以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商标抢注者,也在蚕食着地区文化资源。谨防商标抢注,保护地域文化符号,防止地方文化资源的流失,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商标遭抢注地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当“魏武”、“曹魏”、“魏都”、“春秋楼”……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名词纷纷“花落别家”时,在汉魏故都许昌,人们已难觅这样的特色商标。   许昌的曹魏文化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全国300处三国文化遗址中,许昌有80多处,著名的有汉魏故城,关羽辞曹挑袍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台、练兵台、屯田处,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等。名扬四海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120回中有51回172处涉及许昌。翻看三国人物谱,仅曹操周围的谋士文人、战将勇士,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而如今,像“魏武”、“曹操”、“青梅”、“建安”、“灞陵桥”、“春秋楼”、“许都”、“曹魏”、“曹丞相”等10多个与许昌关系密切的商标,多被外地企业和个人抢注了。   矢志于三国文化推广与开发的史友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三改酒名”的故事:几个月前,他带着推动曹魏文化品牌发展的愿望,申请注册“曹操”酒商标,结果却令他大吃一惊——上海味享食品有限公司已经捷足先登。他又申请“青梅”酒商标,却得知此商标早被安徽省亳州市汉皇酒厂抢注。即便是“魏武”酒商标,也在多年前落到安徽省亳州市曹操酒厂名下。无奈之下,他只得申请注册了“曹丞相府青梅”酒商标。   许昌市春秋酒厂原是“春秋”商标的所有者,然而在商标有效期满后未及时续展注册,商标被四川省新津县新平镇的吕海洪成功抢注。春秋酒厂投入的巨资、苦心经营10多年、已经颇有名气的“春秋”商标就这样转瞬“易主”。   面对种种问题,7月初,许昌市政府组织召开三国曹魏文化商标座谈会,专门讨论三国曹魏文化商标注册问题。各专家和相关单位认真梳理出三国曹魏文化商标名称,对讨论通过的三国曹魏文化商标名称将进行注册。   面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流失,许昌市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然而类似的事情,并不只发生在许昌。   曾因电视剧火起来的“乔家大院”,其名称也早已被一家旅游公司注册为商标。“乔家大院”确切名称是山西省祁县的民俗博物馆,但最有含金量的还是“乔家大院”这四个字。如今,“乔家大院”火了,但是,这个牌子却不属于政府,不属于祁县民俗博物馆。这对于苦心经营乔家大院的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   “乔家大院”被企业抢注的还不仅仅是商标,连网络域名也被多家公司抢注。乔家大院这四个字的拼音域名和中文域名都已被注册。如果在网址栏目输入,“乔家大院”拼音加“.com”,出现的是美国的英文网站,它是在今年3月2号被美国的一家公司注册的,目前,该公司正打算出售。如果再在网址栏输入“乔家大院”的汉字,网络实名搜索到的,不是祁县民俗博物馆,而是一家旅行社。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地方旅游名胜景点名称也面临着危机。黄山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旅游名胜景点被外地抢注商标的现象十分严重。据了解,外省市注册黄山市名胜景点的商标已高达700多件,而当地旅游景区和企业注册的仅有50多家。在42件黄山市著名商标中旅游服务性商标只有2件,20件安徽省著名商标中旅游服务商标为零。   河南作为地域文化商标被抢注的重灾区,情形也不容乐观。像“太昊伏羲陵”、“龙门石窟”、“清明上河”和“包青天”等均已被国内许多企业注册商标。著名的“相国寺”也未能幸免,山东一家酒厂把它注册成了白酒类商标。少林寺景区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知名度,但其商标被抢注现象极为严重。在国外,以中国“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商标也大量被抢注。   如今,各地方越来越重视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但大部分只重视打造品牌,而忽视保护品牌,这就造成了品牌遭抢注,文化资源的流失。所以保护这批无形资产,打响商标保卫战,以成为当务之急。   文化沃土中蕴藏商机   我国各地频发的企业和个人抢注历史古迹、风景名胜为商标的事例,正说明它们拥有的商业价值,抢注者也正是看中了它们的商标含金量,看中了它们潜在的市场商机。名胜古迹以其知名度为载体,注入了文化内涵,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情感。   “以此为商标推出其他产品,很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而且,旅游景点的良好品质可以转化为产品印象,加上景区此前已做了大量的宣传,这样,可以节省许多前期投入,节省大量的广告推广费用。”一位业内人士说,虽然景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天生的,但是自然风景区的品牌和魅力,却是经

文档评论(0)

1789811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