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

7 公元1949年~公元1976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949年~公元1949 Pauling L.C.(L.C.波林等人用电泳法证明镰形红细胞贫血症是因为有异常血红蛋白的存在,并推这种血红蛋白的生成受基因控制,引入概念美国生化学家E.P.肯尼迪和A.L.莱宁格发现线粒体是进行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的场所;而酵解作用则发生在细胞质中?? Hershey A.D.等进行了噬菌体的遗传重组实验。? 公元195 L.C.波林提出蛋白质大分子立体结构中α-螺旋构型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生化学家Chargaff E.E.查加夫等人发现了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之间的当量关系,A和T,以及G和C的比率是恒等的,否定了四核苷酸理论,为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吸烟与肿瘤Smoking and cancer) 20世纪的前半个时期,香烟制造业在西方发展迅速,同时男性肺癌的患病率也增长迅速。英国流行病学家Richard Doll和Tony Bradford Hill提出多数肺癌都是由吸烟造成的,这个观点目前已被我们广泛接受。接下来,展开了一些肺癌与吸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1950年,Doll和Hill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得出结论——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他们设计的一个前瞻性研究克服了偏移的影响。当时的研究都认为吸烟与男性肺癌有关,而且比其它因素都重要。在香烟中鉴定处理致癌物以及明确了致癌机制,这些数据无可争辩世界有10亿男性每天吸烟,每年死于肺癌的男性1.2百万。公元1951 发现生物体中的活性乙酸美国女遗传学家 B.(B.麦克林托克“跳跃基因”,提出了基因移动遗传学说。Pauling L.(Linus Pauling)和Corey R.B.(Robert B. Corey)发现了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结构。 Stanford Moore和William Stein发明了蛋白质层析分离技术。 Sange F.和Tuppy H.用纸层析技术首次分析了胰岛素的氨基酸的顺序。 Chargaff E.提出了DNA碱基组成的Chargaff法则。 利用冷冻精子对牲畜进行人工受精。 荷兰出生的英国动物学家N.廷伯根发表《本能的研究》,对三棘鱼的雌雄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1953年又发表《鸥的世界》,研究鸥的互斗行为中国大脑生理学家张香桐(1907~ )发现大脑皮层神经原树突电位,首次阐述了在高级神经活动中,树突上突触连结的重要性公元195美国遗传学家莱德伯格发现了通过噬菌体的转导实现的不同细菌间的基因重组现象。美国噬菌体学家Hershey A.D.A.D.赫尔希和Chase M.M.蔡斯证明噬菌体 DNA携带着噬菌体复制的全部信息再次证明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英国生理学家A.L.霍奇金和A.F.赫胥黎发表了他们的经典论文,确立了神经兴奋和传导的离子学说。几年后,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J.C.埃克尔斯及其合作者在中枢神经突触的兴奋和抑制的研究中发展了离子学说Lederberg J.(J.莱德伯格和Zinder N.D.N.D.津德发现了沙门氏菌中基因的转导作用基因的Briggs R.和King T.将蛙囊胚细胞核转植到去核的蛙卵内,表明移植核有分化功能。 Lederberg J.和Lederberg E.M. 建立了细菌的影印培养和间接选择方法。 公元1953 美国生物学家Watson J.D.J.D.沃森、英国生物物理学家晶体结构分析学家Crick F.H.C.(Francis H. Crick,F.H.克里克在英国女生物学家Franklin R.R.富兰克林和英国生物学家Wilkins M.H.F. 威尔金斯等人DNA分子晶体X-衍射照片的基础上,首先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复制机制。英国生化学家 F.桑格A和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两年后他A和B两条链间二硫键的位置。1956年他又报道了整个胰岛素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二次突变假说Two-hit hypothesis) 20世纪的前半个时期,遗传突变可以导致癌症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病毒能够致癌也广泛接受,并且也开始用遗传模式来解释癌症发生的年龄分布。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研究运用数学模式进行癌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必须到一定的年龄发生的突变才会致癌。Carl Nordling认为至少需要大约七次突变,1957年,Peter Armitage和Richard Doll进一步研究认为体细胞两次突变会导致癌症发生。同期,对RB、神经母细胞留和儿童白血病进行了研究。直到1971年,Alfred Knudson提出了突变打击思想,他在分析同一种类癌症中遗传性和非遗传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时,专门研究了发生双侧和单侧RB的特征,提出了二次打击论,认为肿瘤的发生是一种隐性事件,即野生型基因产物可以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