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气制氢中变气联合提取CO2和H2工艺研究.
干气制氢中变气联合提取CO2和H2工艺研究
武汉分公司1#制氢装置以催化干气为原料,采用水蒸汽转化法产生氢气,其1.3-1.5MPa中变气中,含12%-18%二氧化碳及少量氮气、甲烷、一氧化碳等。再用PSA技术吸附二氧化碳、氮气、甲烷、一氧化碳等杂质而得到纯氢。0.03MPa的解析气(35%氢气,40%二氧化碳)作为低压瓦斯使用后排入大气。结果,每年约有3万吨左右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从解析气中回收二氧化碳,由于其压力很低,经济性存在问题。另一方面,PSA的氢回收率与二氧化碳含量密切相关。二氧化碳等杂质含量越低,PSA的处理能力越大,氢气回收率越高。目前氢气回收率仅为75-80%。因此,我们开展中变气脱碳—PSA串联提取氢气和二氧化碳工艺的开发,既可回收二氧化碳,又可以提高PSA的氢气回收率。
湿法脱碳分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以弱碱性溶液为吸收剂,与CO2反应形成化合物,净化度高,受操作压力影响小。吸收了CO2气体的富液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时,该化合物分解重新释放出CO2气体组分,吸收剂得到再生。这类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是烷基醇胺(最典型的是MDEA)法和碱性盐溶液(包括热钾碱、氨基酸盐)法。物理溶剂(包括冷甲醇法、Flour和Selexol等)吸收法,采用有机化合物做吸收溶剂,适用于CO2气体分压较高、重烃含量较低的气体净化。化学吸收法中醇胺法以其适应范围广、净化度高、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MDEA法为基础发展的活化MDEA工艺以能耗低、腐蚀性弱、蒸汽压低、损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逐渐成为酸性气体净化的最佳工艺。 采用自主开发的活化MDEA脱碳剂,通过一段吸收再生脱碳工艺脱除中变气中CO2,再通过改进的变压吸附(PSA)系统提取H2,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解吸压力达到0.15MPa时,解吸气CO2纯度达到99%以上,其中硫含量小于1μg/g,有利于食品级二氧化碳的生产;H2回收率达到90%以上。
试验原理MDEA脱碳机理MDEA(N-Methyldiethanolamine)即N-甲基二乙醇胺,沸点246-248℃,闪点260℃,凝固点-21℃。在一定条件下,对CO2等酸性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反应热小,解吸温度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 工业上采用的40%的MDEA水溶液沸点110-120℃,凝固点-5℃。MDEA是一种叔胺,在水溶液中不象伯胺和仲胺易与CO2反应生成稳定的胺基甲酸盐,而生成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其水溶液与CO2可按下式反应:CO2 +H2O=H+ +HCO3-H+ +R2NCH3 =R2NCH3H+式(1)受液膜控制,反应极慢,式(2)则系瞬间可逆反应,因此式(1)为MDEA吸收CO2的控制步骤,为加快吸收速度,在MDEA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活化剂(R2/NH)后,反应按下式进行:X- X+ E1 RR2/NH + CO2 = R2/NCOOH(3) R2/NCOOH+R2NCH3 +H2O= R2/NH+ R2CH3NH+ +HCO3-
R2NCH3 + CO2 + H2O=R2CH3NH+ +HCO3-
由(3)-(5)可知,活化剂吸收了CO2,然后向液相MDEA传递CO2,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
MDEA溶液吸收CO2属于典型的物理—化学吸收,MDEA溶液可视为吸收剂,被吸收的CO2通过闪蒸就可以解吸,既可以满足净化度的要求,又可以节省再生能耗,而且MDEA含有一个叔胺作为活性基团,吸收CO2后生成碳酸氢盐,加热再生时远比伯仲胺与CO2生成较为稳定的氨基甲酸盐所需热量低的多。
由于MDEA脱碳工业生产中吸收与解吸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将吸收与解吸分开来孤立进行研究,为此很难反映出脱碳溶剂的综合性能。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模拟工业脱碳过程的中试装置,可对不同解吸压力下脱碳溶液的吸收和解吸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该工艺的可行性及最佳工艺条件。变压吸附工艺原理
PSA中主要为物理吸附。是指依靠吸附剂与吸附质分子间的分子力(包括范德华力和电磁力)进行的吸附。吸附过程进行得极快,参与吸附的各相物质间的动态平衡在瞬间即可完成,并且这种吸附是完全可逆的。在物理吸附中,各种吸附剂对气体分子之所以有吸附能力是由于处于气、固相分界面上的气体分子的特殊形态。一般来说,只处于气相中的气体分子所受的来自各方向的分子吸引力是相同的,气体分子处于自由运动状态;而当气体分子运动到气、固相分界面时(即撞击到吸附剂表面时),气体分子将同时受到固相、和气相中分子的引力,其中来自固相分子的引力更大,当气体分子的分子动能不足以克服这种分子引力时,气体分子就会被吸附在固体吸附剂的表面。气体分子吸附在固体表面形成吸附相,其密度远大于气相,一般接近于液态的密度。固体吸附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行反洗钱与制裁合规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pdf VIP
- 甄嬛传英文剧本.docx
- 2022河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母婴护理项目技术工作文件.pdf
- 2022八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期末考试(python).docx VIP
- Q∕CR 9210-2015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2).pdf VIP
- Photoshop网店美工技巧-蒙版与通道的应用.pptx VIP
- 2023高中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 考前必背.pdf
- 奥迪C5使用说明书.pdf
- 2024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pdf VIP
- Q∕CR 9212-2015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