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7: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作业7: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doc

作业7: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作业7: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7: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作业7: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

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各自按照不同的轨迹发展着,产生了分别以儒家思想和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念。这两种不同的政治观念的差异很大,除了在人之初性本善与性本恶的假定上不同外,在政治观念的起点、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最终目标上都明显不同。 关键词:儒家 自由主义 差异 关于儒家政治观念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差异是很明显的儒家政治观念假定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念假定人之初性本恶,除此之外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观念的起点不同,儒家政治观念的起点是“关系中”的个体;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起点是“原子式”的个体。二是实现目标的路径不同,儒家政治观念的实现路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实现路径是竞争、契约。三是最终目标不同,儒家政治观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体的和谐,而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观念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独立、自由、平等。 一、政治观念的起点:“关系中”个体与“原子式”个体 在儒家的理念中,个体在根本上是由关系构成的,也可以说,个体是被关系所建构的。《大学》中的“个体→家→国→天下”,虽以个体的自然关系为起点,然而在价值取向上,却建构了逐级而升的家、国、天下一体的终极目标。因而,个体功能的发挥,必须置于这一关系构架之中才有可能。早期儒家确立的“礼”,即是维系这一身份关系构架以使其实现有效性的制度。所以,个体与家、国、天下是内在地以价值系统中的关系逻辑联结起来的。孟旦通过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深究,作出的基本判断:儒学中的三条教诲是任何关心伦理学的人都应该学习的。第一,个人所承担的角色关系,例如,夫-妻,父-子,兄-弟等,乃是他的身份的一部分。我们的某些道德责任涉及这些关系。所以,伦理学不但要处理个体,而且要处理居于其紧密联系者之关系中的个体。第二,情感紧紧地联系着我们的认知和动机。任何忽视情感(包括家庭情感)的伦理学都将被看作是不切实际的、自我异化的。第三,仁爱,或利他主义缘起于家庭,它必须在家庭中得到培育。 孟旦十分到位地将儒家个人所承担的角色关系,定义为个体“身份的一部分”。显然,这一思维用的是关系逻辑,而非原子逻辑。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儒家的这种关系逻辑首先是源于家庭的;孟旦尤其关注到在这一关系逻辑中“情感紧紧地联系着我们的认知和动机”。尽管孟旦在此没有说到“朋友”一伦,但他着重提示到:对儒家而言,个体角色在家庭中的关系是多么重要。事实上,一个不能“修身”“齐家”者,无论如何是没有“治国”、“平天下”的品格资质的。著名西方学者芬格莱特在解读《论语》这一儒家经典时,洞察到:“在《论语》中,有关个体的概念,既不意味着人性的终极单位,也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终极依据。……而且,孔子在这一章中每次使用所强调的,都不是具有终极或一般化意义的‘己’,而是应当修(己)以培养某些具体特质的观念,也即尊重他人(敬)、关心他人的安乐(安人)等等。”芬格莱特已洞见这里的“己”,并非西方意义上的那种意味人性终极单位的自由个体,也非一般独立意义上的个体,而是要以某种透过“他人”的道德关系方式才能显现出来的。诚如郝大维、安乐哲所言:“不同角色和关系的展现使得人给予别人一份尊重,同时自己也得到一份尊重。”在礼的外在形式中贯注“仁”的实质性内容,对他人持出自内心的敬重,这就是孔子对人与人之间的角色及关系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和谐的深层理解。 对儒家而言,个体角色定位(“己”)与如何定格于整体关系中(“礼”),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范畴。 儒家这一逻辑原点的发展,必然要趋于将个体融入集体(整体)之中。儒家最终的理论旨归是集体胜于个体。中国的“同”字,十分恰切地显现出个体须如何“同”于群体方能有其功能:同事、同志、同胞;而“统”字,就更将个体融入了集体之中了:统一、统辖、统筹。总之,在中国,个体并不强调独立地去发挥其内在功能,而是要在整体中成为一个角色;在各个层次的关系纽结与复杂的交互连锁中,在“同”或“统”的整体运作中,去呈现个体。当然,从正面价值看,更能说明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当为“仁”字,它阐明了一种极为典型的关系逻辑,它源于中国的农业文明中。我们说儒学可代之以“仁学”称呼。虽然“仁”发展出的更深一层的意旨是群体之德,而“仁”字就与耕作文明的“耦耕”方式关联极深。汉代大儒郑玄就曾指出“仁”的原意就在“相人偶”。钱穆解释说: 汉儒郑康成说,仁者相人偶。此相人偶三字,骤不易晓。其实郑氏此语,自当远有来历。今试粗为阐释,便知其前与孟子,后与朱子,义实一贯,仍无异致。两人合成为一对称偶。字亦作耦。古人耕田必用耜,耜广五寸。一亩之间,广尺深尺曰畎。畎是田间通水道。古人必两人偶耕,即成双成对而耕。亦曰耦耕。 可见人生无处不有耦。此之谓相入偶。许氏说文,仁,亲也。其字从人从二。人心必有二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