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采煤工作面概况
采煤工作面位于一区,具体位置见下表。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一区 地面标高(m) 1312—1460 井下标高(m) 1210 地面相对位置 相对地表为山梁或山坡,无任何建筑物。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无影响 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 2206工作面位于东部北翼,北邻采空区,东部为采空区,西部为未采区实体煤,南部为集中运输巷集中回风巷。 走向长度/m 260 倾斜长度/m 150 面积/㎡ 39000 2 采煤工作面地质情况
2.1煤层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m 2.0 煤层结构 6.47 煤层倾角/(。) 3—8 开采煤层 2#煤 煤 种 焦煤 6 硬度 f=2-4 稳定程度 稳定 ? ? 煤层情况描述 灰黑—黑色,玻璃光泽,阶梯状及贝壳状断口。 2.2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 度/m 特 征 老 顶 中粒砂岩 6.0 K8 砂岩 ,灰白色,中硬 直接顶 砂质泥岩 2.0 深灰色、灰色 伪 顶 炭质砂岩 0.3 黑灰色 直接底 泥质页岩 0.35 黑煤色 附图一:2206综采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2.3地质构造
2.3.1地质构造情况
据中国构造体系图,本井田仅次于祁贺兰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区域地质应力的方向大体为北西-南东向的挤压。
受区域地质构造的控制,本井田所处之具体构造环境为:以东分布罗云大断裂,其走向北东向,以西分布紫荆山大断裂,走向近南北向,落差近千米,两断裂间形成自蒲县克城至南湾的大型复式向斜、轴向近南北向、复式向斜两翼边缘煤层广泛出露,本井田即位于该复式向斜北段西翼。因此,受具体构造环境的影响,本井田煤层倾向西高东低,地层倾角3-5°,基本为一单斜构造。
2.3.2地质构造情况对回采的影响
1.地质构造对工作面回采没有影响。
2.4水文地质
2.4.1水文地质情况
1.本井田所属区域为吕梁山南部,切割较为强烈,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排泄条件良好,不利于大气降水的补给。基岩裸露较好,基岩风化带裂隙发育,据乔家湾详查报告,其深度为50-100m;山梁及山坡大部被茂密的植被覆盖,故为大气降水对基岩风化带的补给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地表水系主为昕水河及其流域冲沟,一般无水,遇雨水深一泻而去,一般雨停数小时后即成细流直至干涸。
2.4.2涌水量情况
1.正常涌出量:3m3/h;
2.最大涌出量: 8m3/h。
2.5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系
2.5.1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瓦斯的绝对涌出量 根据《建安矿井2#煤层瓦斯地质平面图》及相关瓦斯地质资料分析,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计为:0.36m3/min。 煤尘爆炸指数 46.85 煤的自然倾向性 本工作面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6.85%,具有爆炸危险性,为II级自燃煤层。本矿已采工作面及周边矿井均未出现过煤层自燃现象。 地温(℃) 12℃ 地压(MPa) 小 2.5.2地质部门的建议
1.2206工作面主要考虑对顶板控制,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确保顶板安全。
2.6储量及服务年限
2.6.1储量
?1.工作面工业储量105300 吨;
?2.工作面可采储量100035吨。
2.6.2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月产量) ?????????????????= 100035÷69000=1.4(月)
3 回采巷道断面及掘进施工
3.1巷道断面设计
本工作面采用U型布置方式,2206运输巷为工作面进风巷兼作胶带运输巷和设备巷。该巷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支护形式均为锚杆与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巷道断面技术参数见下表:
巷 名 锚杆间排距(mm) 断面面积(m2) 断面尺寸(mm) 顶宽 底宽 高 2206巷 800×800 7.7 3500 3500 2200 巷道支护采用树脂加长锚固锚杆和钢梁组合支护,并进行强力锚索补强,断面为矩形。
2206巷巷道技术特征表
项目
数
名称 据 断面尺寸 支护
方式 锚杆
排距
(m) 锚杆间距
(m) 锚杆数量(根) 锚索
排距
(m) 锚索
数量
(根) 宽度
(m) 高度
(m) 面积
(m2) 顶 帮 顶 帮 掘进断面 3.5 2.2 7.7 锚梁网、锚索联合支护 0.8 0.8 0.6 5 2×3 2.0 2/
排 净 断 面 3.4 2.1 7.14 锚索布置特征:锚索呈单排布置距帮1.0米,锚索间距1.1米,排距2.0m。
锚索采用用φ15.24的钢绞线配合锁头、槽钢、托盘制作, 用1500mm长的槽钢(12cm),在其上钻二个不小于φ15.24的圆孔,外加φ110×8mm的金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